返回第172章 利弊取舍(第2/3页)  穿回古代开银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华从事商业的,基本都是商业世家,或者自己把损失控制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有多少钱,做多大的生意。

    贷款就是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了,这不行。

    没有人投身商海,大家都用自己的本钱做生意,谁来银行贷款?

    还有,大华社会是儒家社会,提倡勤俭节约,还特别反对借贷!借钱,对于多数人而言,是一件丢脸的事情。这种思想甚至延绵到秦枫所在的现代社会,在秦枫所在的国家,遇到一次房地产黄金二十年,就有很多人不愿意欠钱,借贷,坚决不搞按揭买房。最后后悔的肠子都青了。这还是这种思想的延续,在大华这种思想正处于鼎盛,人人都以为,欠债就不是好事!借银子,除非救急所用,其余任何理由都不成立,都是不肖子孙所为!

    贷款玩提前消费,那等于在大华裸奔。

    投资,商业,消费,现代社会银行贷款三大支柱。大华一样都没有。

    所以大华银行就只抢了一点质库的买卖,利息低嘛,年息两成,质库要收四五成。大华普通人家,家底不厚,救急或者遇到个大事,临时缺银子,就来银行用房子,首饰抵押,就像当初贾静敏去质库一样。

    这部分贷款对于质库而言,是生意!利息也高!对大华银行而言,是杯水车薪。

    所以截止目前,大华银行放出去的贷款,还不到十万两。也看不到未来有增长的迹象。

    没存银,贾小姐愁。有存银了,贷款放不出去,贾小姐更愁。

    这天,银行迎来一位客人,自称是南昌一家客栈东家,叫董昌盛。董昌盛是来贷款的,而且,他想申请贷款五万两。贷款部的秀才激动了,这都多少天了,好不容易来条大鱼。当下,热情款待。几个人伺候董昌盛一人,态度好得不得了。

    借钱的,终于能扬眉吐气,装一回大爷。

    按照程序,先贷前审查,问问贷款用途。

    董昌盛说了,打算扩张经营,再买一块大土地,再盖个客栈。聊着聊着,贷款部的秀才就发现不太对劲。

    董昌盛的说法有漏洞,新开一间客栈,哪里需要五万两?就是你现在经营的客栈,市价最多也就七八万两。这还是你有固定的客源,地理位置好,地皮也值钱。新开的,地理位置肯定就会偏僻一些,好地方?成熟的城市里面哪还有好位置?除非你玩拆迁补偿,那五万两,又远远不够了。

    贷款部三问两问,就感觉董昌盛可能属于冲动型投资,按照大华银行规定,过不了内部的贷前审查。因为银行也不愿意你的投资失败,没收你的抵押物,看着你一家可怜兮兮。费神费事还闹心。

    但是贷款部又舍不得这个大客户,这边继续沟通,那边就有人去给贾行长汇报。

    贾行长也有些拿不定主意,先定下一个缓兵之计,着贷款部,请董昌盛回去写个新建客栈的计划书,约好明日再商谈细节。

    晚上回到家,贾小姐等到秦枫回来,一起用过晚饭,就将此事原原本本说出来。

    秦枫沉吟许久,慢慢点点头:“我明白了!呵呵!好,贷给他!但是要求他把计划书写清楚,买多大的地,修多少间客房,至少要有个大概。他现在的客栈做抵押,按照市价,先打个七折作为定价,这个定价,再五折作为抵押物。能贷多少是多少。”

    贾静敏一盘算,客栈按照八万两银子算,就是五万六千两的定价,再五折抵押,就只能贷款二万八千两。贾静敏道:“这和他想要的银子,差了很多。“

    “是啊,他要就要,不要就算了!合约一定要签好,贷款不能挪用,随时接受银行检查。还有,加点其他无关痛痒的条款进去,条款写得越细致越好!整个百八十条的。”

    “这样,人家会不会看不清楚,很费时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