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一章 点酒定功(第1/2页)  替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建安四年时,孙策正要讨伐黄祖时,当时陈登趁机联络江东境内的山越反叛。

    孙策闻后大怒,等他平定完庐江刘勋及大败黄祖之后,就派遣大将前去讨伐陈登。

    当时陈登兵少而且都是郡兵,那位大将以十倍于陈登的兵力,被陈登在匡琦城外击败,损失了万余兵马。

    孙策听闻此事后,又派遣援军支援那员大将,这次兵力比上次更多。

    陈登闻讯后一方面遣功曹陈矫求救于曹操,另一方面设下计谋,让那位江东的大将以为曹操的援军已经来了。

    那位大将竟然真的相信了,惊惧不已,结果被陈登率军突击,又大败,折损兵马船只无数。

    这两战让江东中军伤到了元气,孙策本来要建安四年进取中原的,就因为这两战,所以他不得不暂时在吴县养兵恢复元气。

    那员江东大将叫孙权,字仲谋.......

    这两场大败是孙策渡江以来,江东仅有的两次败仗,而且败得也实在太惨了。

    当初那个消息传回来后,张昭气的胡子揪掉了好些根,孙母更是气的哭了出来。

    这幸亏孙权是孙策的弟弟,换做其他异姓,早就被江东群臣活剐了。

    这就是当初张昭等臣强烈支持孙翊的重要原因。

    虽然这两场广陵之战的大败主因在于己方大将水平不佳,但也足以证明陈登深通兵法,武略非凡。

    时移世易,一年多以来,陈登在广陵明审赏罚,缮修战备。

    打广陵的难度肯定会比一年前更大,但周瑜却对孙翊说只要精兵两万,就可以拿下广陵。

    这让孙翊赞叹于周瑜的自信。

    可是他却并不打算应允周瑜。

    不是他不信任周瑜的能力,只是他心中对于攻打广陵有个更好的人选——太史慈。

    而且周瑜另有他用,周瑜在巴丘练兵日久,熟知江夏虚实,孙翊不久后攻打江夏需要周瑜。

    孙翊隐约记得陈登喜欢吃生鱼片,去世的时间也就是这一两年,不知道他体内的寄生虫发作了没。

    孙翊对周瑜言道,“公瑾之言吾甚壮之,然攻取广陵一事还需从长计议,统兵大将日后再定。”

    孙翊的话等于是间接否决周瑜之请了,周瑜的脸上浮现些许失望之色。

    虽说在吴县他辅助孙翊处理军务,论地位乃是吴县众臣中的武臣第一人,但他还是希望能够统兵挥鞭于天地之间。

    鲁肃见周瑜因为失望而有些呆立,忍不住出声提醒道,“公瑾。”

    周瑜因为鲁肃的提醒而恍然过来,他见整个厅中的人都在看着他,包括孙翊,这时他才知道自己失态了。

    他急忙对孙翊言道,“唯,谨遵君侯令。”

    一旁的孙母不解孙翊为何要否决周瑜,孙翊自回吴那日起就透露过,短期内他不会亲征。

    既然如此,江东众臣中有这个能力击败陈登的除了周瑜还有谁呢?

    只是她并没有对孙翊的决定当众有所疑议。

    在周瑜回应孙翊后,孙翊脸色不明,他用手指不停的敲击着桌案。

    刚才孙翊已经间接否决了周瑜的提议,按照为臣之礼,周瑜应该登时回应孙翊。

    但周瑜却因为失望而一时间忘记了回应,这等于是把孙翊晾在了那里一会。

    于君臣礼仪来说,周瑜犯了不敬君主的过错。

    现在孙翊心情不明,不发一言,众人都为周瑜暗自担心,孙翊不是孙策,与周瑜可并没有那种骨肉之分的情感。

    厅内的气氛一时间有些凝固。

    孙匡、孙朗这两胆小的兄弟,吓得急忙止住夹菜的手,快速的将口中的饭食吞下。

    而一直往大桥怀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