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令君深夜访贤(第1/2页)  替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官渡是许都的北部屏障,距离许都不过几百里之遥。

    在曹丕写好文书后,当日,就在曹操的命令下,由一骑卒星夜从曹军官渡大营中而出,向着许都赶来。

    不过三日,承担守备许都重任的荀彧就在尚书台中收到了这封文书。

    孙翊讨平庐江一事,荀彧几乎是与曹操同一时间知道的,在知道的那时,荀彧叹了一口气。

    他的想法也是如曹操一般,认为东南从此多事了。

    荀彧出自颖川荀氏,荀氏乃是中原名门世家,荀彧祖父是荀淑,世人尊称为“神君”,荀彧父亲荀绲与其兄弟七人被世人号为“八龙”。

    荀彧年少时被南阳何颙评为“王佐之才也”。

    如今的荀彧更是贵为汉侍中,尚书令,因为有着良好的德行和优异的才能被中原士人敬为“荀令君”。

    荀彧权之重即朝廷大政皆在其笔下,望之远即中原士人奉其为楷模,可谓是如今曹操手下外姓中第一臣。

    荀彧因为自小的家教熏陶,对于汉室有着很深的情感。

    忠于汉室的他在观过庐江战报之后,意识到了从此天下间又出现了一个不服从王化的强藩诸侯。

    这对如今本就命运多舛的汉室来说,是一个很不好的消息。

    本来以为孙策突然遇刺而死,是天佑汉家,朝廷的东南方从此可以消停一会了,但没想到,

    也许是时也命也吧。

    不过荀彧虽然心有叹息,但还是对恢复汉家天下充满了希望,因为此刻天下间有一个令他倾心报效的明公。

    想起当初与曹操在济水边共同起誓扶保汉室的情景,荀彧心中就觉得安定不少。

    只要这次在官渡曹公能够击败袁绍,从而将河北重新纳入汉室版图中,

    到时候拥有了中原和河北之地的曹公,就会是天下间最强大的诸侯,恢复汉室河山指日可待!

    这就是大势,他荀彧耗费十年心血为曹操构造的统一天下的最佳途径。

    曹操的这封文书并不能作为正式的诏令发出。

    因为曹操虽然如今是汉家朝廷的实际掌控者,但他名义上只是大汉的司空。

    天下有敕封之权的只有大汉天子,能对天下人发出诏令的,也唯有汉天子刘协一人而已。

    曹操写这个文书给荀彧,就是告知荀彧他的决定,然后由荀彧进宫告知刘协。

    在刘协这个天子的“同意”之下,荀彧再执笔写就一封正式的朝廷敕封诏令,

    然后派出天子使者送往江东给孙翊,同时向天下各地发布公告明布此事。

    曹操曾夸赞荀彧居中持重,居中持重的意思就是说荀彧居他和天子刘协之中,是他和刘协之间的桥梁,沟通上下,周旋左右。

    这样有荀彧在其中,在具体事务上既可以维护刘协的天子尊严,又保证了他的意志能够贯彻到实处,以天子的大义之名顺利实施。

    曹操虽不是天子,但却圈养了一个天子。

    这也是目前忠于曹操的势力和忠于天子的势力还算融洽的原因。

    因为有个是曹操所信任的也是孔融等帝党所敬重的中间人荀彧,在默默地苦心维持着这种融洽。

    虽然今年初出了衣带诏事件,但曹操也仅仅是族诛了主谋之人董承等,并没有行株连之事。

    更没有如谣传的那般,将怀有龙子的董贵人拖拽而出,缢杀之。

    曹操若真的这么做了,那等于是将汉室的威严狠狠践踏在脚下。

    现在的曹操还是司空,还不是丞相,更不是魏王,在这时候,汉室的威严与他的威严是息息相关的。

    为什么会有无数士人趋之若鹜的投奔曹操,除了他个人的魅力之外,汉天子在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