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四章 侯乙编钟,下沙郡(第2/3页)  朝湖剑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笑,全然没有在亡命天涯的样子。

    国子监下沙分院,院众人人手持镔铁棍,与庐江的闲散风格截然不同,齐门棍郎许妙言匆匆找到了院首,见没有外人在,言道:“爷爷,盘阳总院传来消息,竭力寻找陈玉知的踪迹,你看要不要再多派些人手外出巡查?”

    这许妙言对陈玉知怀恨在心,当日十里杏林之耻棍郎铭记在心,今朝终于有了痛打落水狗的机会,他怎会轻易放过?

    金色铁棍杵在一旁的木架上,许显德摇了摇头,言道:“妙言,眼光要放长远些,别老揪着一件事不放,这样对心境也没有好处,陈玉知在庙堂已经成了过街老鼠,想报仇不必急于一时,你先把侯乙编钟给我搞到手再说!”

    “刘益师那个老家伙油盐不进,这几日索性闭门谢客,除了撕破脸皮怕是没别的路可走了。”

    许显德冷哼一声,怒道:“他真以为自己还是当年的太常?软的不行就来硬的,院内都是齐门中人,办事干净利落些,别留下话柄让人嚼舌根!”

    许妙言点了点头,问道:“爷爷,你为何对侯乙编钟如此上心?”

    “六韬通典记载,侯乙编钟分三层,钮钟一十九、甬钟四十五、镈钟独鸣,钟体共有铭文三千七百五十五字,记录了乐律破阵之法,乃是金篆玉函阵法一道的克星!以前不动手乃是生怕牵连到齐门的声誉,而如今有国子监这把大伞做幌子,任凭谁都不会想到此事与齐门有关。”

    许妙言点头若有所思,当即召集院众打算连夜动手,早些夺得编钟也可继续搜寻陈玉知的下落。

    刘益师乃是前西蜀太常,司职礼乐社稷,当年也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只是岁月匆匆、江山更替,老太常回到了下沙颐养天年,却没承想有人打起了侯乙编钟的主意,这祖传之物怎可拱手让人?只是不论齐门或国子监,他都无力对抗,只得以闭门谢客姿态拖延几日,在暗中收拾家当打算离开下沙这是非之地。

    夜深人静,许妙言带人潜进了太常府邸,见空无一人后勃然大怒,前堂烛火已灭,却仍有淡淡余温。

    陈玉知三人吃饱喝足,打算继续连夜赶路,才出林中便瞧见一队人马行色匆匆,数驾马车的车轱辘在泥地上留下了深痕,可观所载之物有些分量,只是这群人不像镖师,亦不像江湖中人,这摸黑赶路一副举家迁移的态势,基本可以猜出些大概。

    李溪扬言道:“人多眼杂,还是换条路走吧。”

    “此处前往郁林方向皆是山路,只有这一条官道而已。”

    陈玉知显然在山林里憋坏了,一副不乐意的样子,言道:“我们离远些走便是,这大半夜有人在前面开路多好,若前方有人盘查也能拖延些时间,如此好事你怎么想不通透?”

    “行行行,你说什么都有道理。”

    青衫拍了拍少年郎,问道:“小骨头,我说得对不对?”

    花骨重重点了点头,笑道:“有点道理!”

    李溪扬无奈,这一路两人搭档唱双簧,总能在三言两语间把自己弄得哑口无言,他也懒得理会这两人,索性独自朝前走去,嘴里碎道:“夜是灯火不休,你俩惺惺相惜,道爷我惹不起!”

    说惺惺相惜也谈不上,只是花骨总喜欢顺着陈玉知,而青衫也喜欢借少年郎挤兑小杂毛,乐在其中。

    一阵脚步自远处传来,三人早早便躲了起来,陈玉知见一群蒙面之人手持镔铁棍,总觉得有些眼熟,可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来,李溪扬嘱咐道:“陈玉知,咱们就别凑热闹了,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青衫竖起了三根手指,保证不出手暴露行踪,这话音刚落却又朝前摸去。

    笑道:“看看,就看看而已,绝对不动手,骗你是小狗!”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