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章节205 还干点啥(第1/4页)  星平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虽然只能解决当前这一个问题,应用面太窄,但总比没有办法好!”

    艾瑞克斯要把山河社稷号的星舰设计和制造图从资料库里拽出来,三个难关拦住了他:大脑容量不够、总算力不够、脑控体的带宽存在瓶颈。目前来看,总算力可以由大量空白兵马俑提供辅助,算是基本解决。大脑容量或许可以用克隆脑的方法应付过去,而脑控体带宽是三个问题中的核心。

    在外部算力的支持下,解压缩后向大脑传送这一步应该问题不大,难就难在如何将这些信息再通过它传向外部的克隆脑。这一步传输必须受控,这需要艾瑞克斯的大脑居中控制,确保信息流有地方安放、在指定的位置安放。如果让脑控体直接向克隆脑传输信息,首先脑控体本就不是为多个大脑设计的,它自身的功能不支持。另外克隆脑之间也没有协调,不管多少个脑子都只会做同样的事情,那么总存储只增加了一个大脑的量而已。

    艾瑞克斯想到了大脑围绕关键事件不断脑补模糊数据形成记忆的工作模式,想出了一个取巧的办法。他手头有山河社稷号的自检参数表,结合它与飞船的功能舱室图做了许多设备分布图出来。这些图对不对,艾瑞克斯不知道,但他有8成左右的把握其中一个设计图大差不差是对的。

    先假设一套设备分布图是对的,然后将它作为“清晰的事实”传入克隆脑内,同时分散开,每一个克隆脑只负责山河社稷号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每个克隆脑努力回忆自己这一部分的设计图,利用寻找模糊数据进行脑补的工作特点,主动从艾瑞克斯的大脑这里读取数据。这样一来,艾瑞克斯就不需要为分配数据该往哪里走而消耗自己大脑的算力,脑控体也不需要不断更改传输方向,针对某个克隆脑进行写入。在这种模式下,克隆脑能够在自检图的框架下发挥出相当不错的主动性,从而大大分担了算力和带宽方面的压力。

    但是这种模式也有显而易见的问题:艾瑞克斯根据自检参数表推导出来的设计图不一定是对的。如果被预先设定成“正确清晰记忆”的内容是错的,那么克隆脑就无法正确脑补,整个解压-暂存-被拉走-脑补的过程就会被打断,导致脑控体过载保护以及艾瑞克斯昏厥休息。艾瑞克斯的预先设计不会太离谱,至少能够避免大脑被猛然冲击而产生严重精神伤害。因此就算失败会很让人不舒服,但至少不会致命。

    一旦失败,艾瑞克斯昏过去,等身体和脑控体释放完压力后再醒过来。这时,预先设计的所有克隆脑都失去了价值,只能全部报废清理。同样,只要被用来充当辅助算力,“兵马俑”也必然损毁,这些都是试错所必须的消耗。也就是说,每一套艾瑞克斯推导出来的“设备分布图”都需要对应一套预先设置的克隆脑。

    消耗是巨大的,但不能说是浪费。艾瑞克斯已经用掉了十三台“兵马俑”,这又怎么样呢?核心舱的生产能力很强,损坏的纳米机器模块可以作为基本矿物材料回收,那么消耗掉的克隆脑同样可以回收。

    “用回收的材料制造自己的脑子,这件事听上去有点难接受……”艾瑞克斯摇摇头,换一个角度想同样的问题:“话说回来,我身上的哪一个细胞、哪一个分子不是从自然界回收再利用的?甚至整个宇宙都可以回收再利用,所以没必要觉得别扭。”

    确定了技术路线,艾瑞克斯稍作休息,然后投入到对工程实现的详细规划上。核心舱有六个约束和研究罐,一个装着大圣一个装着轴士,另外四个正好可以装载克隆脑。作为研究工具时,约束罐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数据内外通道,稍加改造就可以让复合进化人的触摸板技术也接入数据线路。

    约束罐本身可以提供克隆大脑所需要的生物环境,包括富含氧气的无菌营养液环境、模拟的血液动力、定向生物电流刺激等等。在考虑生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