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15章 三年(第2/3页)  从知否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为了震慑这些西域小国,作为黑甲军统领的郭淅庭已经亲自领着大军前去平乱坐镇了!

    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曹太后尽管十分气愤,可如今外敌来犯,将军们忙于领军迎敌而无法分身他顾,全都在情理之中,朝臣们的意思也都是边防为重,至于调动的话,以后再调也行。

    而且锦衣卫乃是天子亲卫,太皇太后曹氏如今虽然掌握着朝政大权和传国玉玺,可曹氏毕竟只是太皇太后,朝政和传国玉玺也只是暂领而已,若是对锦衣卫做出过多干涉的话,只怕朝臣们都要怀疑她的用心了!

    陕西和甘肃两路,新政的施行还在继续,尤其是甘肃一带,那些个不识趣的西夏贵族都已经沦为了阶下之囚,家产天地都被朝廷抄没,少数识趣的配合新政交出了自己手中的土地反倒是受到了优待。

    如今甘肃一路百废待兴,一切都在有条不絮的进行当中,运转司也在南方大肆组织与锦衣卫交好的商号进驻甘肃。

    可对于甘肃的情况没人能比当地人更熟悉了,这些个识趣的世家大族们在朝廷的牵引下,反倒是找到了另外一条发展的道路。

    商业!

    西北的土地本就贫乏,每年的产出也不算多,相反,在卫允推行的行政之下,商业开始蓬勃发展,各种手工制造业也开始兴起,可谓遍地都是商机。

    士农工商,商虽然排在最末,可那些个世家大族之中哪家名下没有几个商队往来于各地之间,只要不是挂着自家的名头,于仕途可不会有半点影响。

    盛家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宥阳的盛家大房的盛维走的是商路,可盛紘这个盛家二房的家主走的却是仕途,不仅没有受到制约,盛维和盛紘这两个堂兄弟相互扶持之下,反而都过得异常滋润。

    盛家大房的生意越做越大,荷包里的银子越来越多,盛紘的官儿也越做越大,仕途一帆风顺,而且盛维每年送到盛紘手里头的银子可都不是小数目,盛紘自己又不经商,这些年来若是没有盛维支持他银子给他打点上下的话,只怕盛紘的官儿也做不了这么顺。

    相较于甘肃,反倒是陕西的情况更复杂一些,毕竟关陇之地的世家大族多如牛毛,而且陕西本地的官员们也有不少都是出自这些世家。

    而这一次,卫允没有继续放任。

    有北镇抚司在,卫允对这些世家大族们的清算还不是简单的很!

    除了少数真正清贵的清流世家之外,其他的那些个地方豪族之中哪一个没点儿狗屁倒灶的龌龊事儿,屁股真正干净的就没几个!

    尤其是当初派出杀手刺杀卫允的那几家,被清算的最惨。

    谋害朝廷命官,而且还是当朝二品大员,有丹书铁券,圣旨册封的平西候爷,这罪名已经够诛灭三族的了。

    好在卫允还算仁慈,没有杀一个人头滚滚,只是把他们的家产都给抄没了,男丁悉数充军,女眷们则被罚去了锦衣卫医署,工作就是类似于后世的护士。

    毕竟在这个时代男女之防乃是大防,为了能够扩大医署的力量,卫允也算是想尽了办法。

    三年的时间一眨眼就过了。

    三年的时间里,吐蕃对于甘肃的进犯就没有停止过,西夏那边的战事也从来没有停下来过,好像一辈子都打不完一样。

    而袁文绍和郭淅庭等人的调令也是一拖再拖。

    朝中的文武大臣们也觉得不解,可不管是兵部的探子还是罗网的谍子打探到的情况都是一样的,吐蕃却是再和黑甲军交战,西北的战事也没有停过。

    而三年的成果是显著的,陕西和甘肃两路已经被卫允打造的宛若铁桶一般,从清缴之中幸存下来的世家大族们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三年的时间,陕西的人口暴涨了两倍,甘肃则要少一些,只有五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