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14章 太皇太后(第2/3页)  从知否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些功劳都是无数黑甲军的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回来的。

    两人寒暄了几句,曹太后忽然问及了卫允在陕西和甘肃两路施行的新政!

    “此番卫卿只受封平西候也与卫卿所施行的新政有着千丝万缕的干系!”

    听了曹太后的话,卫允面色却没有丝毫变化,依旧如常,好似早有预料一般。

    “关陇之地自魏晋以来便不知诞生了多少世家豪族,门阀巨擘,微臣受仁宗皇帝遗命,英宗皇帝之旨意于陕西施行新政,以求解决我朝官场、军方冗官疴沉之弊病,如今新政施行已有数年,虽颇见成效,可也微臣也因此把关陇之地的世家大族得罪了个遍!”

    曹氏目光幽幽:“卿家心里头倒是清楚得很!”

    卫允不卑不亢的说道:“太皇太后谬赞了,微臣所为皆是为了我朝的江山社稷、千秋万世,为此,微臣甘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听着卫允那铿锵有力的话,看着卫允那坚定不移的目光。

    曹太后眼中又一丝怒意一闪而逝,双目轻眨,压下心中的火气:“卫卿难不成是觉得哀家老糊涂了不成,什么仁宗皇帝的遗命,哀家可还没有老眼昏花到连仁宗皇帝留下了什么遗命都不知道!”

    卫允愣了一下:“此乃先帝亲口对微臣所言,那时微臣刚刚被任命为陕西布政使,正要去赴任的时候,先帝将微臣召入宫中,亲笔写下一封圣旨,说是仁宗皇帝于遗留之际对先帝的嘱托,微臣这才如此殚精竭虑促成新政!还望太后明鉴!”

    卫允说的自然是事实,当时永安帝也确实就是这么对卫允说的。

    曹氏道:“哼!什么仁宗皇帝遗命,仁宗皇帝英明一世,岂会不知天下间世家大族才是我朝屹立不倒之根基,朝中文武百官,大半皆是出自各地的世家大族,你在陕西推行的那个什么新政,把整个关陇之地的世家大族都得罪了个遍,若是此法推行至大周全境,无异于自毁长城,自掘坟墓!个中厉害,难道还要哀家一一给卫卿赘述吗?”

    卫允心里一突,曹氏出身将门世家,本就是豪族出身,已然决定了她的立场。

    而且曹太后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这些年来大周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如此之快,各地的世家大族们确实功不可没。

    “您的意思是?”卫允拱手躬身,不敢确定的问。

    曹太后道:“新政就此停了吧,现在是什么样子,以后就还是什么样子,这是哀家替你争取的底线了!”

    “微臣明白了!”

    曹氏明显已经做出了决定,再多的争辩也是徒劳,卫允就算是巧舌如簧也改变不了她的心意。

    ··········

    出了皇宫,卫允的心情不仅没有沉重,反而好似解开了一层束缚在心灵之上的枷锁一般,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

    立于宫门之外,望着身后庄严肃穆的皇城,看着高耸的城墙之上留下的岁月斑驳,感受着头给自己的礼物!

    莫非这个礼物就是指的张氏和昭哥儿?

    凝雪道:“那日宫里的内侍拿着圣旨到了长案,说是奉了太皇太后的命令,要把夫人和昭哥儿接到汴京和三爷团聚!”

    好啊!真的是好啊!竟然神不知鬼不觉的把自己的家人都接了过来!

    可紧接着卫允心底却陡然一寒,没理由连上次曹氏召见齐国公的事情自己知道了,可这次曹太后下旨把自己妻儿带回汴京的事情不知道。

    答案只有一个,自己在太后身边的那个耳朵被清理掉了!

    看来太后是铁了心要让新政搁浅了啊!

    卫允不禁有些感慨,有时候让步的太多只会让别人觉得你软弱可欺,看来该强硬的时候还是得强硬起来才行。

    既然曹氏这么迫切的想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