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六章要道(第2/3页)  虞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人斗胆,请问圣人大邦魏何以失天下,小邦虞何以得天下。”

    圣人让人上了香茶,摇摇头,对刘思永说“爱卿请说。”

    “乃是魏朝不敬德,于是天心厌弃。而国朝明德慎罚,闻于天帝,帝休,天乃大命高帝。”刘思永这套说辞可以说很老套,不过符合天命改阙,建虞元子这个口。

    圣人对于这个回答不是很满意,对刘思永说“继续说下去。”

    “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天不可信。天命不于常。国朝因天命得天下,不可以用天命治天下。应该勤用明德,以治万方。”

    圣人这才明白刘思永这话说什么意思,饶有趣味地说“那么如何明德治万方呢?”

    “天亦哀四方之民。天惟时求民。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此乃书中所言,圣人只能保享于民,才能享天之命。这乃是魏失其鹿,虞人得之之根本。”

    圣人正经地询问说“那么如何保民?”

    “一是稼穑之艰难,知小人之依。虞朝勋贵,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休养于高楼之中,不见高墙之外,生民之艰。圣人当劝春耕,以示天下臣工。”

    “怀保小民,惠鲜鳏寡。对于鳏寡孤独废疾者,朝廷当有所养,不可任期自生自灭,伤天好生之德。仁者无敌,唯有仁者可以治天下。”

    “何为仁者?”

    “仁者,亲亲,爱人及爱物。亚圣曰亲亲,仁也。论语言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又曰泛爱众而亲仁。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繁露曰,天仁也。”

    刘思永引用经典,告诉圣人,不止要调和天家,还要让爱护天下之民,而爱护天地万物因此可以达到节用的目的。

    圣人点点头,让刘思永继续刚才的话题,刘思永继续说“保民除了利,也罚,书越明德慎罚,若是犯十恶者,刑之无赦。”

    刘思永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保民慎罚,仁皇帝之伟业,愿陛下能承之。”

    圣人点点头,对刘思永说“爱卿,你这经解的不错。不过如今朕还有一件事要你去做。”

    圣人告诉刘思永,让刘思永前去祥云府协助襄国公。

    刘思永叩谢之后,圣人亲自手书一道手谕,说着刘思永乃是天使,见官大一级,并且亲自赐了刘思永一块准备好的腰牌,让刘思永带上。

    “爱卿,此次一别,朕在京城等你。”

    刘思永叩谢之后,被内臣带了出去,随王亲自设宴招待他,对着他说“兄弟,珍重了。”

    “多谢,大哥,其他的事情就要麻烦你了。”

    “兄弟,车到山前必有路,或许这些姑娘一时间还无法理解你,但是时间久了,会明白你的苦衷。你终究还是一个读书人,而不是一个侠客。”

    刘思永没有说话,一饮而尽,随王继续说“你放心,她们的安危,我自然会照顾,可惜兄弟,你不能见到这一次封禅的盛世了。”

    刘思永没有回答,心中不以为然,所谓封禅,不过告天功成,这就如同他刚才说的一样,可以凭借天命得天下,不可以凭借天命治天下。一场无聊的仪式,刘思永觉得看和不看也没有什么关系。

    离别之后,刘思永不再是蓬头垢面,而是衣紫佩玉,至于霜华剑和飞云剑,刘思永也让随王交给聂陈二人。

    坐在骏马走在官道上,刘思永想着自己这算不算是贰臣,想了想去,也没有一个结论,他父母都受过虞朝的官职了,他也不算是魏朝遗民,这贰臣似乎也怪罪不到自己的头上。

    不过他可以肯定的是,自己已经是侠义道唾弃的叛徒了,虽然自己并没有做过什么背叛侠义道的行为。

    他这一路上,不愿意走来时的路,想到来时的种种,他就忍不住心疼。

    可惜这个决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