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世子宴,太子前来(第1/2页)  剑破河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襄境内的子民皆已习惯了这平安盛世,李祝犹如他们的守护神一般。镇守襄境二十年,民间多有传言,襄境内的任何一个府城治安,都如是其他城池无法比拟的,每一个人民都安居乐业,并无鸡鸣狗盗之徒,正可谓:

    襄阳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这种环境下生活的人们早已忘记了战乱,反而更关注于民间琐碎的生活事儿,用现在的词汇叫做“八卦。”

    而李祝昭告立李轩为小世子的消息一经传出,便荡起来轩然大波。

    如同在平静的湖水中丢入了一块儿巨石。最近几日坊间热切讨论的,尽皆是关于此事。毕竟李轩是这天下可是出了名的纨绔子弟,也是让襄王李祝最为头疼的儿子,几乎整个襄境子民都是用这一句话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你若是再不努力,小心以后也会成为李轩那种人。

    毕竟不通武学的李轩,整日迷恋烟花风月场所,十七岁都未被立为世子,早已经成为了坊间的笑柄。襄王突然如此举动,更是让民间炸开了锅。

    遥远的大晋都城皇宫内,文帝听闻这则消息之后,喘着粗气的阴笑起来,“孙公公,传朕口谕让太子去一趟襄阳城吧。”重重咳嗽着的文帝,身上竟然飘散着缕缕死气,文帝好像病了……

    “嗻。”

    在文帝眼中,李轩也是不入流之列,但凡皇室子弟,哪个不是懂得琴棋书画,四书五经。可这李轩对此都是一窍不通,身为李祝的独子,甚至不曾涉猎武学,更是被文帝打心中瞧不起。不过毕竟是李祝的世子宴,别的诸侯世子宴皇室通常只是一道贺信。

    李祝的世子宴,就算文帝心中再不情愿,也还是派出了东宫太子前去。

    李轩的每日仿佛只剩下了练功以及与李祝这个老人聊天,奈何这具身体的体质实在太过虚弱,所能够汲取的天地灵气实在是有限,加诸他更是开辟了人体的所有经脉,别人运转十个周天的灵气,方才只够他勉强运转一个周天,练功进展也是迟缓无比。

    不过出乎李轩意料的是,三个月的时间,李祝竟然没有将襄王府的毒蛇揪出来……

    一眨眼,便到了金秋节的日子,二十年前,这是李祝封王的日子。李轩也终于步入了炼体最后一个境界——撼气境。

    襄王府满院都摆满了菊花,来的宾客中,还有现在除了李祝之外的几位藩王,手足兄弟们的相聚,多是感叹白驹过隙……

    一向不苟言笑的李祝,因为李轩的变化,让他今日终于露出了笑容。李轩最近的刻苦修炼,更是让他心怀大慰,心中的愁头一解,昔日的人屠也浮现出了一丝人间烟火的气息,笑脸相迎着一个个的宾客,攀谈起来。

    正在此刻,府中的下人拖着长音高喊了一声:

    “太子殿下到~~~~~”

    众宾客听闻慌忙出来迎接,就连李祝也未能免俗,拱了拱手:“臣参见太子殿下。”

    只见一个男子在这时跨进了府中,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满脸高贵清华之气,身着四足蟒衣袍,只是眉宇间有着和文帝相像的容貌。

    太子在这个时刻前来,便如同文帝亲至,李祝自然要做足了礼节。况且大晋至今,尚未有一次诸侯宣布立世子会有皇家主动前来,太子此番也是表明了文帝的意思,给足了李祝面子。

    太子见到李祝叩拜,慌忙上前扶起来李祝和其他两位诸侯,“世叔们不必如此多礼,圣上特地嘱咐儿臣前来,送来贺礼。世叔们不必拘于礼节。”太子说完便挥手让随行太监们呈上厚礼,多是一些金银珠宝和珍贵首饰,还有一些药材,交付给了李府中人。

    太子的一言一行似乎都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可是一旁的李轩,在看到太子第一眼就觉得这个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