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哗众取宠,一窍不通(第1/4页)  建造盛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唐朝,国子监!
    金胜曼危襟正坐,细心的将书本摆好,等待算学博士的到来。
    来到唐王朝已经有些日子了,本以为到了长安,李世民会给自己介绍大唐的亲王俊杰,以促成和亲事宜。
    金胜曼心底并不愿意,唐王朝再好,终究不是自己的家。
    只是就新罗这内外交集的情况,金胜曼知道自己别无选择。
    身为新罗唯二的圣骨血脉,金胜曼早有为国家牺牲的觉悟。
    不过到了长安,李世民似乎忘记这茬,只是安排他们入住四夷馆,然后给予入国子监学习大唐文化的资格。
    金胜曼也乐得如此,只要自己不给赶回新罗,姐姐那边就不会出现异样,随波逐流的开始学习大唐文化。
    入学时间不长,金胜曼已经为国子监传授的文化知识给震惊了。
    这才明白自己在新罗学的不过是一点皮毛而已。
    国学c律学c书学c算学。
    四门学问,门门高深莫测,有人穷极一生都研究不出个中一二。
    金胜曼发现自己一直跟着新罗精于华夏文化的先生学习华夏文化,到了这个国子监内,充其量就是四门学毕业。
    何为四门学?
    即四门小学!
    妥妥的小学生毕业
    连太学都进不去,更别说是国子学。
    当然金胜曼对于国学并不感兴趣,《易经》c《诗经》c《尚书》c《礼记》c《公羊传》c《谷梁传》c《左传》c《周官》c《尔雅》这些,在其看来略懂即可,无需通透。
    反倒是算学,金胜曼极有兴趣,深以为国子监六学中,算学最为实用。生活中各方各面都离不开它,甚至有些小小的痴迷,特地上侍从从书坊购来《周髀算经》c《九章算术》c《孙子算经》c《五曹算经》c《夏侯阳算经》c《张丘建算经》c《海岛算经》c《五经算术》c《缀术》c《缉古算经》十本关于算学的书籍。
    只是算学深奥难懂,而且古人修书,深奥隐晦,从不管后世人看不看得懂。需要一字一句的推敲,琢磨。
    金胜曼有书在手,亦看得满脑子浆糊,一窍不通,只能将一切寄望于学堂上。
    故而对于算学课程尤其认真,博士未至,已经端正了自己的态度,无视周边异样眼神。
    但相比国学c书学,算学只能说是小众,可随着金胜曼的到来,算学课堂红火的程度仅次于国学。
    这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金胜曼得容貌艳丽,再加上这个时代罕见的超凡身材,以极短的时间名传国子监,成为国子监名副其实的花魁。
    而且作为新罗美女,金胜曼身上有股异域他乡的风味,吸引着一众官二代。
    古代最重尊师重道,国子监里博士最大。
    甭管你老子是什么官,进了国子监该打打?该罚罚,拼爹没大用。
    倒也没有出现争风吃醋的事情?但争先献殷勤却是日常事情。
    东汉太尉杨震之后杨再思就是其中之一?他热情的来到金胜曼身侧说道:“金姑娘,今日来传授算学知识额可不是一般人?他姓王,名唤孝通?乃本朝通直郎太史丞?我们手中的课本就是他编写的。以术数而言?王通直郎是本朝第一人,即便是李淳风道长都要逊色他一二。”
    金胜曼妙目流转,应道:“当真如此了得?”
    杨再思略微失神,忙道:“千真万确?《算经十书》中《缉古算经》就是他所著的?乃古今第一算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金胜曼质疑道:“前无古人或可理解,后无来者,会不会过誉了?”
    杨再思摇头道:“这是姑娘有所不知?王通直郎便如兵圣孙武子一般,《缉古算经》等同《孙子兵法》?即便过去千年,一样是最奥妙的兵法。王通直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