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荣誉(第2/3页)  扶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籍学习。”

    “兵书战策可培养陛下您的大局观,纵然日后您身处朝堂间,却依然能够根据军报、当下态势看大局,分析应该如何规划战略布局,治国理政的融会贯通也能让陛下您自己知晓治理天下应该要合理的调配官员、巡查考核且每年民众们的丰收等等。”

    “这些东西是作为有为之君必须要掌握的,恰逢目前还正逢乱世,陛下您更应该努力上进。”

    一番话语,刘禅却也只是心不在焉地连连点头,但对于读书来说他确实是非常的不喜欢,也确实并不精通。

    见状,诸葛亮也只得暗暗叹了口气,这孩子,唉,我也只能竭尽所能为中兴大汉献一份力量了。

    半响。

    一名宦者忽然奔进连忙跪伏道:“启禀陛下,大将军于宫外求见。”

    见状,天子刘禅连忙大喜,挥手道:“宣!”

    “喏。”

    “宣大将军觐见。”

    “宣大将军……”

    宫中屹立两侧身着战甲,手执长枪,腰悬佩刀的禁卫军士卒一连串的呼喊下,身着朝服、手执笏板缓缓在宦者的引领下步入宫中。

    “臣关平参见陛下!”

    抵临书房内,关平恪守臣礼,当先跪地拱手道。

    “关将军快快请起。”

    说罢,天子刘禅快步走下案台搀扶起他,随即赞扬着:“将军身先士卒,一马当先,一鼓作气反击魏吴,扶保荆襄,又一鼓作气踏平吴地,理当是我大汉之功臣,见朕不必如此多礼。”

    言罢,刘禅神色不似作伪,满脸真诚的侧首望着一侧的诸葛亮道:“相父,此事还烦请您明日于朝堂上替朕于百官前提出,大将军日后当可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臣遵旨。”

    诸葛亮稍是愣了一下,但还是迅速应诺道,其实他原本想出言反驳,因为他所主张的一切皆要遵循法度而为,此等有违臣礼的大多数是包藏祸心的权臣为之。

    只是话到嘴边却还是收了回去,关家对大汉出生入死,忠心耿耿,关羽与先帝同生共死,情谊浩瀚如海,而关平又秉承父志,又一举灭吴实现南北二分的绝世大功。

    好似拥有这等殊荣,并无任何不妥之处。

    “陛下,这……这有违臣道,万万不可!”

    关平听罢,却是大急,连忙出言阻止。

    他其实此举也思量众多,受任大将军节制天下兵马本就已经是位高权重,若再如此,岂不是授人以柄,权招麻烦?

    纵然天子大受亲待,但难免诸臣不会妒忌。

    红眼病者,自古有之!

    况且“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已经是最高荣誉,三公级都没这个殊荣高。

    关平考虑到总总因素,自然是坚决不授。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关平不敢明说,人皆有私心,他很担忧自己接受了这等最高荣誉,后续会为了追逐权利而腐化堕落忘记了初衷,忘记了父亲的唇唇教诲。

    只是,刘禅此次态度却坚决无比,挥手打住:“将军不必再说,你灭吴兴汉,壮大了我大汉领土范围,先父在世时经常教导朕,定要善待功臣。”

    “如今你为大汉创下此等奇功,若朕连这些恩赐都不愿意给予,那岂不是显得朕吝啬了?”

    话既然都已经说到这份上,关平又如何有再度拒绝的理由,只得含泪抱拳道:“陛下此等恩情,臣一生终难报也!”

    “臣在此发誓,此生定将为了中兴大汉的伟业而竭尽全力的拼搏,日后也会教导关氏族人及后裔生生世世忠于大汉。”

    话落,关平肃然作揖。

    “关卿严重了。”

    “朕相信你,也相信关氏族人的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