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九章 且听这天地之音(第1/3页)  我原来是绝世高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下起了雨。

    这是文气淤积化而为雨的气劲。

    浓厚的文气在天上堆积成云,从高空坠地,穿过四季古道的层层异相,滋润这片干旱了许久的徒弟。

    几人搬着凳子回到了小庙。

    曹天怀着激动的心,将那枚白色的石刻碰在手上,用粗糙的老手摩挲着上面每一条纹路。

    动作之轻柔,表情之陶醉,简直......

    也难怪他如此。

    在人族未开化之时,还没有笔墨纸砚,甚至都没有文字。

    妖有血脉天赋,神祇生而神圣,但人呢?

    人族只能口口相传,挣扎求生。

    是那位至圣,用这枚石刻在墙壁上刻出了传世篇章,使人族超越仙神鬼妖,超越了时空的界限,为人族留下了传承之道,在那混沌的年间,撕开了一丝曙光。

    他量天测地的功德,也不及之万一。

    曹天也凑了上来,近距离观摩。

    此前他还有些犹豫。

    毕竟在燕国古圣贤石林偏居一隅,他难免有些心灰意懒。

    确认这枚石刻,就是那位至圣的手笔之后,曹天这一刻打消了所有的疑虑。

    能手握至圣石刻,那这位毫无疑问是属于他们这方的大能。

    但,李先生到底是什么身份?

    曹天有一个猜测。

    这位也许曾经也是名留青史过的人物,毕竟如此修为境界,尤其是在儒道有大成就之人,都需要收文道气运入文宫。

    而文道气运,大多是由文名而来,这也是就是读书人都无比看中文名的原因。

    所以,他的脑中完全没有这位神秘李先生的印象,好像此人是文坛上的幽灵一般,明明有着开创一道先河的雄才伟略,却寂寂无名,仿佛凭空出现。

    这只有几种可能。

    首先排除这位是在他之后崛起的。

    因为自那次劫数以后,文人已经失却位格,无法证道,连文曲星都隐于天穹,若是出了个这般人物,他们不可能没有半点感知。

    第二,这位李先生在青史上出现过,甚至还出现过很多次,每次都是以化名出现,从来不曾暴露自己的身份。

    但这有个逻辑上的问题。

    只有预测到大劫的人,才会一直变换身份,但能有这个修为的人,之前早就已经在文坛留下过属于自己的痕迹,那时想要躲避劫数已经晚了。

    那便是第二种可能。

    李先生将自己的痕迹抹去了,连同自己的著作,尽数从时光长河中抹去。

    所以,哪怕是他们,也没有任何的印象。

    只有这个解释能说通。

    小庙前传来脚步。

    “那剽窃之人已经处理了,但学生力量有限,没能除恶务尽。”

    唐含锦坐回桌子,面露愧色。

    不说别的,就说现在,要不是李宣一首诗词鸣千古,虚了文庙三炷香火,加上文曲星挣脱桎梏飞凌而来,他都不一定能走出古圣贤石林这个门。

    四季古路前,周王朝半圣还在那压着呢。

    就算没有雕像,他也不能在外面久待。

    不过,能出去看一眼现在的燕都,他已经很欣慰了。

    “没事,老唐你尽力就好。”

    李宣颇有点感慨。

    老唐这人还是挺有正义感的,对官宦子弟也不留情面,尽到了一个读书人的本分。

    那官家子弟明显有些背景,老唐有所顾忌是正常的,没有沆瀣一气便已然殊为难得。

    “唉,为时所困。”

    唐含锦叹了口气,敲着手中的麻将,念起了自己所做的咏秋歌。

    配合着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