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9、330章 瞒天过海…私吞大军(第1/4页)  葬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万五千江南军去了哪里?当然已经等着送往海东。名义是,蒙古军队即将登陆九州岛,元廷要将他们送回江南。难道李洛不怕几万江南军去了海东,发现受欺骗,会闹着要离开,甚至作乱么?

    不怕。

    因为三个月以来,江南军的士卒,早就对李洛有了基本的将帅崇拜。李洛大方的赏赐,也让一向被元廷刻薄对待的江南军,感恩戴德。李大将军屡战屡胜,爱兵如子的光环,已经让士卒们被他的“人格魅力”感染。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江南军的百户军官,超过七成是李洛嫡系军队的什长充任的。千户级别的将领,全部是李洛嫡系。

    征战数月以来,这些李洛的嫡系早就建立了威信,牢牢掌控了军权。同时也和士卒们建立了袍泽之情。这些士卒都是江南贫苦家庭出身,服从意识也很强。将领和骨干都是李洛的人,他们想作乱也难。

    这段时日,军官们还经常给手下士兵洗脑,谈论世外桃源的故事,已经做了很多铺垫。

    还有一点,这些江南军士卒,能渡海征日,并且准备在日国安家落户,本来就多数是单身汉。有家庭牵挂的是少数。

    而且,李洛相信崔秀宁的能力,她一定能第一时间安抚江南军的情绪,不但让他们不会反噬,还会心甘情愿的留在海东效力。这些善后方案,都是李洛和崔秀宁商量好的。

    江南军都是所谓的“南人”,在四等人中地位最低,虽然道。

    听到李洛的蒙语如此熟练,说的话也很中听,忻都对李洛的印象,顿时好了很多。

    但是,忻都没有和这个征东大将军寒暄。因为,他要宣读圣旨。

    “征东大将军李洛,接旨!”忻都跳下马,取出一份圣旨。

    李洛早有心理准备,一边利落的下跪,一边暗道老子跪儿子。

    “微臣李洛,跪接圣旨!请圣上安!”

    忻都道“大汗好的很!”说完吩咐身边的汉官展开圣旨念起来

    “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差都元帅忻都给李洛宣谕的圣旨前次你奏占了日国西海道,朕很是欢喜,心底里念着你的大功,教忻都把赏功的圣旨与了你也。”

    “若是真有这大功劳在,便是大元忠臣勇将,朕封了你征东大将军也,封你做了那江华郡侯也,还赏你个怯薛歹的根脚,赐号小九拔都,教你好生受用。”

    “若真有这大功劳在,便是大元好官人,朕封了你做那日本行省的平章,好生把日人治理治理,教他每顺了长生天的意思,好好底做大元百姓,管教种地的、做军的、做官的、诸色人等,都有造化。若是恭敬的好人家,与他做了官人就是,四品之下,你自可安排他。”

    “作反的,不服的,倔强的,只管打杀了去,好教他每熄了心思,安生做分内事也。”

    “忻都和你两不干碍,他还做都元帅,你还做大将军。你每俩个,分头打仗,他不大了你去,你不大了他去。但你俩打仗,这军机大事还要好商量,这是一起使力气的意思。”

    “如今天气冷了,朕思量你的好处,赐你黑狐子皮好衣裳,管教暖和也。将士每辛苦打仗,死的伤的,都是好军。朕赐肥羊万只,阿剌吉酒、马奶酒、葡萄酒、麻儿麻酒各自三千瓮,叫他每受用……钦哉。”

    李洛跪在地上,听着这道圣旨,差点笑场了。

    乡下老农写的圣旨,估计都比忽必烈的圣旨文雅。

    但问题是,忽必烈是个天分很高的人,又在汉地多年,早期也曾汉化过,怎么可能写出如此粗鄙不堪的白话圣旨?那位大叔,还不至于这么文盲。他对汉臣说话,也不可能这么俗白。

    原因其实很简单。写圣旨的人,肯定不是忽必烈本人,而是蒙古翰林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