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章 深坑堆肥法2(第1/2页)  成神从种田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深坑堆肥法

    顾名思义,就是挖一个不漏水不进雨水的深坑。

    将人体排出的污秽全部放入深坑当中,当粪便大量堆积之后,其内部温度升高,就会自然的开始发酵。

    坑内的发酵温度可以达到五六十度。

    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简单省事,花少量的劳动力就可以处理大量的粪便,只要前期把坑挖的足够大就行。

    而且完全不需要添加任何发酵剂和添加剂,非常适合眼下的这种情形,因为这里根本没有这种东西。

    当然,这种方法的缺点也是存在的。

    相较于晒干法和地上堆肥法而言,深坑堆肥法发酵的时间要持续二个月的时间,甚至更久。

    确定好发酵方法后,奥丁召集来政务官和建筑工人,将制肥方法传授给他们。

    其实整个发酵流程操作起来非常简单,都不需要去管。

    唯一的难点就是如何把公共厕所和发酵的深坑融合到一起,且互不影响。

    于是,奥丁带着想法,工人们带着工具,去野外找了块空地,开始不断的尝试。

    设计考虑的因素有几点。

    一是方便居民如厕,上厕所是一件急事,太复杂的如厕流程会打消居民们去公共厕所的欲望,让他们对公厕产生排斥。

    所以,公厕的便捷性,是首先要满足的。

    二是环境。

    粪便在发酵过程会产生难闻的酸臭味,闻久了会让人作呕。

    一个宽敞通风的空间,也是要必须做到的。

    第三点,要满足发酵的条件。

    最起码要能容纳一整条街道居民三个月的粪便量,这个坑要足够深,足够大。

    最后一个因素,安全性。

    如果上厕所还要提心吊胆的,一个不小心会掉下去被屎溺死,谁还敢去公厕?

    所以,坑位的设计要保证结构坚固耐用,不会突然断裂掉下去。

    如果以上四点都能满足,那么巨石镇新屯的公厕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厕所,没有之一。

    野地外的实验厕所是建了拆,拆了又建,地下的坑是挖了填,填了又挖。

    在经过十几天的不断尝试后,最好的设计方案终于被确定下来。

    地面上的厕所采用四面透风设计,每一面墙壁都是独立分开的,包括屋,属小草系,禾本科;为矮小、簇生草本植物;性喜风,厌阳,水度适中,不干不涝最佳。

    了解了风铃草的习性之后,就可以有针对性的除掉植被。

    草系植物本身的生命力和繁殖速度就比较强,它们的敌人不是那些高大的乔木,而是同为草系的同类杂草。

    所以,生长地范围内的除了风铃草之外,其他所有的草系植被,都要除掉,好给风铃草腾出繁衍生长的土壤。

    同样,齐人半腰的矮小灌木类植被也要一一拔除。

    因为它们茂密的枝叶会影响风元素的流动,必须有足够的空间让风流动,这样风铃草才能吸收更多风元素,成熟的更快。

    与之相反的,那些过于高大的乔木就要保留下来,乔木的树梢会遮蔽灼热的阳光,留下阴凉。

    正好满足厌阳的条件,况且乔木的根系扎在很深的地下吸收营养,跟草类的浅根并不冲突。

    在没有乔木的空地位置,还可以人工移栽上乔木,保持适当的密度。

    库纳斯的活计不比鲁维德轻松,因为这些都是精细活,地里长的可都是金灿灿的金币,容不得一点马虎。

    都是用人的双手一点点的拔掉杂草和灌木丛,再小心翼翼的修去乔木下端细小的枝桠。

    做完这一切后,还要用栅栏把这片生长地围起来,防止野兽闯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