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七章:等你十六岁(第1/3页)  我家房后有座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月底,九山镇的麦收提前开始,在烈日的暴晒下,本该带着收获喜悦的人们、脸上却没有一点喜色。

    未熟先干的麦子抓在手中如枯草一般轻飘,揉出的麦籽小而干瘪,捏粒麦籽嘎嘣一声咬开,除了外面的麸皮,里面只有一点点白色。

    小麦的价格已经涨到了三毛六一斤,政府出台了限价政策,但是暗地里的价格依然在涨,因为粮店里已经没小麦可卖了。

    鉴于旱情严重,各地政府在组织抢收小麦的同时,开始号召群众引水抗旱。夏粮完了,秋粮不能再出问题,没有粮食怎么熬过慢长的冬天。

    镇上的抗旱通知到达盘龙村时,村里的麦子已经收了一半。特殊时期,盘龙村果断的打破了家庭作业,收麦拦沟同时进行。

    三里多长的南沟已经被截成了二十多段,沟里的水位每时每刻都在上涨。等最后的七八段沟壁筑成,沟里的水就会超过地面,正好赶上浇地种秋。

    叶家的地里不缺墒,村里都在收麦时,叶季组织家里的人手将山上的树苗又浇了一遍,收麦一开始,恐怕就不会再顾上它们。

    拉水浇树的代价太大,赵四爷带人没日没夜的干,八千棵树浇一遍要半个月。现在叶家除了木工坊,几乎所有的人手都上了山,这样下去,早晚有一天会把叶家拖垮。

    赵四把车上的最后一桶水倒进树坑,看着水快速的渗入地下,本来就黑的脸又黑了一点,“阿季,要不咱放弃吧!旱死的树苗咱明年再补。

    沟里的泉眼都不冒水了,坡上的树苗十有八九抗不过这个夏气,再浇下去也没啥意义了。”

    叶季接过赵四的空桶,目光却望着北面的山脊,“四爷,白蜡树林那儿有个石头坑,昨天我见里面还有一点水,要是再挖深点,你说里面会不会冒泉眼?”

    “那个坑我去看了,就算挖出水又如何,从白蜡林到东沟一里多地,不等水流过来,就渗完了,白费力气。”

    赵四说的是实话,但叶季有自己的想法,“要是挖出水的话,咱在坑边砌个大池子,然后用管子将水池的水引到东沟,不求那些树苗长的多茂盛,只要吊着命不死就行。”

    赵四觉得叶季是在异想天开,“去哪里买管子?就抽水机上带那十几丈,够弄啥!”

    “竹竿。”

    “啥?”

    “把竹竿接起来,让水通过竹竿流进东沟。”

    叶季的话很轻,但是赵四爷这一次听的却非常真切,短暂的愣神之后,随之而来的是狂喜、还带着一丝羞涩。

    用竹竿当管道,山里人很多都用过,可到了关键要用的时候,山上几十号人,硬是没一个想到它。

    赵四把手中的桶往车上一扔,当即就开始喊人。要是能挖出水,谁愿意累死累活的往山上拉水,水往低处流,喜欢反着干的那是傻子。

    叶季帮着编坊的孩子们将拉上山的水浇完,才去了白蜡林的石头坑。

    山高水也高,石头坑里的水虽然不多,但是却常年没干过。虽不是西山凹那样的自喷泉,不过往下挖出一个水坑应该没问题。

    赵四带十多个人,花了半天时间,把坑里的碎石泥土都清出来,便有了个一丈见方的水坑,“回去俩人把抽水机拉上来,抽干水继续往下挖。”

    水坑最后挖了多深、赵四没说,不过从他那黑脸上挤出的笑意看,竿干引水的想法肯定是成了。

    收麦、修水道,再算上家里本就干不完的活儿,所有乱七八糟的事堆到一起,哪一件都等不得,哪一件都需要人去干,想想都让人头蒙。

    叶季知道自己不是管家的料,就自报奋勇给杨柳当起了副手,当然副手是他自封的,实际上就是个跑腿货。

    从麦田到山上,叶家动员的人手近百人。叶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