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六章:又到收秋时(第1/2页)  我家房后有座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叶季跟孙山说了几句,让孙晓留下照顾孙山。他挤出人群,找到叶家的大车,“把票给赵四爷,将票上的砖全拉咱家去。”

    回家的路上叶季心里发闷,好好的窑厂咋就弄成这样,刚才听孙山说上个月窑上就没开工资,账面上的钱连吃饭都快不够了。

    窑上每天平均都出七八千块砖瓦,能卖三四十块,现在连吃饭钱都没了,那钱都去了哪里?

    本来好心好意的给村里解决吃饭问题,现在弄成这样。想到刚才孙山父子说的话,叶季浑身都生出一股无力感。

    钱的诱惑真有哪么大吗?叶季阴沉着脸走进家门。杨柳正在给大眼嫂帮忙蒸馒头,见叶季脸色不对,忙脱下围裙走上来,“窑上出啥事儿了?”

    “没事儿,这几天我住在山上,李叔问起你就说我去县城了。”

    背上书包向别院走去,家里的事儿自有杨柳处理,叶季就是走上十天半月也不会出问题。

    砖瓦窑与建筑队都是村里的,经营的好坏都轮不到叶季管。若是叶季强行插手,既便跟李国闹翻了,也不一定得到村里人的支持,到头来只会落个里外不是人。

    所以他能做的只有撇清关系,以后盘龙村是盘龙村,叶家是叶家,两者再无牵连。

    晚饭时李国果然来找叶季,没见着面反而避免了尴尬。他告诉杨柳,叶家车队的运费窑上会单独核算,一定不会让叶家吃亏。

    村里在南山伐的木材会优先卖给叶家,但是得按照市价收钱。毕竟村里几百口人得吃饭,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当晚叶家的几个负责人碰了个头,杨柳将李国的意思给大家说了一遍,赵四爷当场就火了。

    “木材是他们在山上伐的,可把木材运回来的是咱家大车,咱要的那点木材都不够运费,凭啥让咱再出木材钱?”

    孙老五更是愤怒,“木坊存的木材虽多,但大都是槐木、柞木,稍值点钱的榆木、榉木都是咱排人从北山伐的,就这还要木材钱,这不是坑人吗?”

    等赵四爷与孙老五说完,杨老实站了起来,“今晚在咱家干杂活的帮工除了几个老人、都辞工了,再过几天收秋都是个麻烦事儿。”

    杨柳知道,叶家遇到了前所未的大难题,没有人手干活,对叶家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这个情况阿季早就料到了,明天把这个情况给留下的人说清楚,人不够用咱去外村找,难关总会过去的。”

    叶家被孤立,工坊的人一个都没有离开,但是赵四爷车队的人却少了一半,气的赵四爷脸色发青,见着孙老五羞羞的都想绕着走。

    三天后,叶季从山上下来,听杨柳说完家里的情况,比预想的要好,起码工坊没出问题。

    虽然临近收秋不好找人,但叶季还是让杨树与叶青去了八道拐,杨老实去牛村,张有材去张村,希望能找来些人手。

    下午叶青与杨树最先回来,随他们一起回来的七八人都是十四五岁的孩子,喂鸭放羊的人手算是解决了。

    稍晚点回来的杨老实与张有才总共带回了不到十人,收秋需要劳力,自家地里活儿都干不完,谁还会出去给别人干。

    外来帮工的多了,叶季专门分出几人交给大眼婶,让杨老实将原来的磨房改造成食堂,让在叶家做工的人暂时在食堂吃饭。

    大车队缩减到原来的十辆,只负责运送建筑队与叶家自己的东西,多余的牲口暂时交给杨树放养。

    收秋前一天,建筑队干完了镇上的活,薛二将工钱分了之后便宣布建筑队放假收秋,然后将工具全部运了回来。

    村里陆续开始收秋时,叶家地里的玉米还没熟。杨老实带着人先把玉米叶全部刷了,用车拉到场里晒干,然后捆成捆垛进草棚。

    掰玉米那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