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八章 励精图治(上)(第2/3页)  扶桑镜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加上原本幕府的常备军势,确实是做了准备的,但因为多年锁国导致幕府上下对西洋诸国不了解,低估了米船的威力,这才造成了后来被动的局面。

    当然,兰国也不是啥好人,从未系统地提供科技和信息给幕府,但考虑到这是两国之交,既然幕府不积极,那兰国商馆待价而沽也是正常现象。

    原本戍房、总的勋亲四家是彦根藩,川越藩,会津藩,和忍藩。

    这次增加的五家诸侯是长州毛利氏、熊本细川氏、冈山池田氏、鸟取池田氏和德岛藩蜂须贺氏——本来也有人提议召萨摩岛津氏协防,但老中们考虑到岛津地处扶桑的西南第一门户,到江户的外船肯定先经过萨摩,因此岛津家的压力相当之大,所以将此议搁置了。

    有趣的是,说老中们眼光好吧,确实,勋亲四家在以后的幕末风暴中一直坚定地和德川家站在一起,在大势碾压下最终都搞的灰头土脸;但包括萨摩在内的后面六家,未来陆陆续续都站到了幕府的对立面,尤其是长州和萨摩,是尊王攘夷的两大旗帜。

    所以后人戏称这届老中们,尤其是阿部侍从,认为其人“慧眼如炬”,第二批的忠心确实没有第一批来的稳当。

    以上都是专门针对米船来访做的布置。

    在这之上,深谋远虑的老中们又推动了对日后影响巨大的革新——当然,米船还没到因此不一定确保能来,说不定神风又起敌寇自灭,故而这一大堆革新都挂着“试行”的名义。

    试行法令的第一条就是“兴建海防,革新军制”。

    按“兴建海防”的要求,所有的沿海大名都需在领内的沿海地区修缮台场——其实随着南蛮船不断出现,很多大名早就这么干了,但这次是幕府正式要求。以前修台场修的太好可能被呵斥,“是不是别有居心啊?”现在是修不好才会被骂,“怎么地,准备勾结南蛮鬼佬啊?”

    可光修台场没大筒也不顶事啊,幕府一直控制各大名家的军备,制造、购买和出售铁炮、大筒都要提前向幕府申请,这回,当然还是不能放开了,但法令中暗示“合理的请求一定会批准,别担心了,这次真的不骗你们”。

    另外,一直饱受诟病被视为自废武功的“大船建造禁止令”也开始松动了—幕府宣称大家可以开始研究如何造大船,但能不能造大船等明年秋天再说。

    这时幕府重臣们还抱着侥幸之心,如果翌年米船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厉害,那造大船可以缓一缓——扶桑是岛国,有了大船之后诸侯相互之间的勾连就容易多了,到时一是不好控制货物流通,二是不安全,如果有反贼从海上进攻江户、大坂,那幕府不是搬石头砸自己脚么。

    兴建海防是幕府对全扶桑的要求,而革新军制是幕府的内政。

    首先,在大番组之下新成立了“台场组”——从五番方抽调精兵良将为骨干,招收武士子弟,日常以操练大筒为主,平时驻守在御台场和浦贺附近。

    其次,幕府准备新设“讲武场”,位置在筑地铁炮洲,计划向幕臣及其子弟讲授武艺和西洋炮术,设立大学头两人,由大番头和御书院番头兼任,头取为绝世剑

    客男谷精一郎。

    讲武场网罗了众多名家高手做讲习,有心影流的男谷信友、心形刀流的伊庭八郎及其弟子三桥虎藏、一刀流的近藤弥之助、北辰一刀流的井上八郎、镜新明智流的桃井春藏和柳刚流的松平主税助等一流剑客和自得记流高桥泥舟等枪术高手,弓术和搏击的讲习也有名家担当。

    这里的枪术是指的传统木枪刺杀之术,铁炮和大筒的教授由幕府铁炮方井上左太夫担任。

    坦庵先生和小栗忠顺对此非常不看好——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搞剑术、枪术、弓术和搏击有啥用?一大堆名家凑在一起可以开个兵法盛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