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七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第3/4页)  扶桑镜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充沛,那他参与幕政后如果又搞出胆大妄为的事情来,自己未必能压的住,所以他才对老中首席阿部说出了“有了齐昭,那大政就不要我操心了吧”。

    一向善解人意的阿部果然没有纠缠,但公方样家庆回头却有些后悔,于是他就把大目付堀利坚唤来,想再听听心腹的意见。

    如今大目付有深谷盛房、堀利坚、池田长溥三人,其中堀利坚最得家庆的信任,不为别的,堀利坚曾经作为大坂町奉行一日内讨灭过大盐平八郎之乱,称的上是“有为之臣”——其实堀利坚在当时颇为狼狈,但家庆不知道啊。

    拜见后,堀利坚详详细细地诉说了目前风说书议论的情况,认为现在需要强有力的人站出来推进决策。其实老中阿部等人已经有了决断,准备整顿军备和刷新幕政,但如

    果老中们冲在前面就没有腾挪的空间——自古革新必有弊病,动则得咎,恐怕日后的舆论会归罪于幕府中枢。

    公方样虽然高高在上,但实际上是孤家寡人,谁也不能相信,所以家庆很少给出明确意见,但这次他不得不发话了:

    “奏章中提到齐昭,可其人行事激烈,恐怕江户自此多事矣。”

    堀利坚听公方样的语气中对齐昭的态度有所缓和,只是还有一些担心,于是他劝谏道:

    “传闻水户权中纳言于往时大有不同,据说所言颇为老成持重。”

    只有江川坦庵先生这样的老实人才觉得在讨论时发表意见有用,其实老中、若年寄和大目付等人早就私下交换过无数次意见,在奏请让齐昭参与风说书讨论之前,这些人还专门上门问过齐昭的革新举措以免事情不在掌控之中。

    因此,堀利坚把齐昭的意见和老中们要采取的措施跟公方样又详细解释了一番,之前老中阿部也介绍过,家庆仔细琢磨了一下,觉得比较吻合,没发现什么疏漏。

    但他还是担心齐昭不受控,因此又转弯抹角地询问堀利坚的看法。

    大目付堀利坚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且他也不敢保证齐昭不出状况,所以他从另外的角度劝说家庆:

    “凡事宜早不宜迟。”

    堀利坚仔细跟齐昭讲解,如果米人真的大举来犯,根据今年得到的情报,恐怕不能像以往那样“善了”——意思就是过去可以拖延,但现在西洋诸国船坚炮利,恐怕拖不下去了。

    所以整顿军备、刷新幕政必不可免。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作风强硬的齐昭无疑是最好的人选,既可以凭借御三家的身份和以往的威望压制物议,又可以替幕府受过背锅。

    至于您担心的齐昭借此势力大增,这不是有祖上传下来的规矩么,老中是在二万五千石领地以上二十万石以下的谱代大名中选拔,齐昭无论如何也做不了老中,水户武士也做不了幕臣更不能占据什么有力的役职,所以大可不必过于担心。

    而且,“凡事宜早不宜迟”,如果齐昭有什么野心还是让他提早暴露出来的好,您现在还在位,加上我们这些忠心耿耿地手下,早发现还能让他翻了天去——当然,堀利坚不敢说“您现在还在位,万一拖延下去您挂了就麻烦大了”这种话,他说的是“圣主在朝群小辟易”。

    但家庆做了公方样十几年征夷大将军,自然能领会到这层意思,他觉得言之有理,儿子家祥身体不好是指望不上了,自己也六十了,与其等到儿子上位时齐昭跳出来指手划脚,还不如在自己任上就将此事解决掉。

    但家庆还是没有公开表态,他准备再好好与御侧御用人为首的身边体己人再商量一下,但他以“一贯奉公”的名义赐给了大目付堀利坚一把名刀,其中的倾向自然不问可知。

    其实,幕府上下对这次整顿军备和刷新吏治早就达成了共识,将军侧用、老中、若年寄、大目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