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常胜”的鸟居耀藏(第2/3页)  扶桑镜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而且对于兰学者的思想开始抱有怀疑和警惕。

    而十一年后,天保十年(1839年)“蛮社(洋学党)之狱”发生,这是幕府对兰学者所实行的第一次正式官方压制,对扶桑兰学的发展打击更大。

    随着清美贸易的发展、在扶桑近美英海捕鲸船的增多以及俄罗斯船只在北方日益增多的活动,天保九年(1838年)十二月,幕府为了防止外国船侵入扶桑沿海,命令江户南町奉行鸟居耀藏和伊豆韭山代官江川太郎左卫门两人测量和加强江户附近海岸警戒工作。

    江户南町奉行鸟居耀蔵是当时首席老中水野忠邦的得力助手,观念保守而且官声不佳、操守不佳。

    江川太郎左卫门就是直秀的铁炮和大筒老师江川英龙,天保六年刚接替了父亲的伊豆韭山代官,上层的政治关系还没理顺,能力也没有得到幕府高级武士的认可。

    鸟居耀蔵和江川英龙两个人性情不一致,其它矛盾更多。

    江川“性格端方,谈吐率直”,和直秀一直巴结的大身旗本小栗忠顺一样,说白了就是性格严肃、情商不高、不会说话。小栗以大身旗本继承人的身份都被排挤,还被起了外号叫“天狗”-外号不是说小栗长的丑或者有力量。因为当时民间传说“修行未臻火候、态度傲慢的山僧,死后会变成天狗”,所以这外号是讽刺小栗粗鲁傲慢的。

    鸟居耀蔵是一个合格的官僚,笑里藏刀,而此时江川的政治智慧还未成熟,多请示、勤汇报、功劳是上司的错误是自己的,这些都不熟练,江川相比鸟居更有才华,一起工作时鸟居的面子不知道被扫了多少。

    另外鸟居耀蔵是幕府三大奉行(寺社奉行、江户町奉行、勘定奉行)之一,是有资格在江户城里办公的,相比鸟居而言江川就是地方武士,鸟居对江川是有心理优势的。

    尤其鸟居是个守旧武士,对喜欢兰学的江川很不满意,怎么看怎么觉得轻佻、过激。

    鸟居耀蔵是一个合格的官僚,笑里藏刀,而此时江川的政治智慧还未成熟,于是鸟居立马就教江川如何做人。

    江川英龙为工作邀请了渡边华山等兰学家相助,鸟居耀蔵向幕府举报渡边华山等人“诽谤幕府,图谋不轨”,由此掀起了“蛮社之狱”(或称“洋学党之乱”)。

    所谓“蛮社”,就是指渡边华山等人创建的兰学研究会“尚齿会”,因为当时称西洋人为南蛮人,所以又名“蛮学社中”。当时因为兰学的内容已经由荷兰书籍扩大到整个欧洲书籍,所以兰学渐渐被称为“洋学”。

    鸟居做事如何不好说,但做官绝对是一流的,时机选的准、下手对象也选的更准。

    天保八年(1837年)七月,美国商船莫里森号来到扶桑,以送还扶桑漂流民为名开进浦贺要求通商,因为《异国船打拂令》遭炮击退走,后来又在萨摩山川遭到炮击。

    东亚文化氛围造成了学者普遍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以渡边华山、高野长英为首的兰学者纷纷向幕府上书,认为此举过于蛮横会遭到世界各国的谴责,希望撤销《异国船打拂令》。

    此时的江户时期四大凶作(农业大饥荒)之一的“天保凶作”(1833年至1839年)还在持续,各地的“一揆”(暴动、起义)此起彼伏,各地下级官吏、学者纷纷上书要求幕府“改革吏治、惩治奸商、开仓放粮”,幕府焦头烂额,哪里还顾得上小小一艘外国船的事情。而且幕府此时因为“大盐平八郎之乱”对有影响力的学者已经非常警惕了。

    “大盐平八郎之乱”发生在天保八年(1837年)二月,下层武士、农民、町民、秽多、非人共同参与,檄文“四海穷困,天禄将终,小人治国,灾害并至”、“为天下计,我辈甘冒灭族之祸,结集合志,诛殃民之官吏,戮骄奢之富商,发其窝藏之金银粮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