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0章 信件(第1/2页)  小宋腾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伯英大帅一到湖北便见到了牛皋,他表现的极为不悦,因为张伯英忽然想起了牛皋在寿春私自处决戚方的事情。

    张伯英对牛皋说,垦荒是陛下委派的大事,本帅不能拦你,再者你已归在了西岳华山大军岳军帅的麾下,本帅看岳大帅的面子更不扣押你了。

    但戚方降了本帅,他就是本帅的人,你私自打死戚方,本帅知道了如果一声不吭算怎么回事呀?

    以后谁还肯降我?

    牛皋笑呵呵的对张大帅说,“俺牛伯远岂是不懂道理的人呢,其实戚方当众羞辱老牛,老牛应该看大帅的面子不同他计较,但那日是刘大帅的喜日,我喝了很多酒还是没忍住,李相爷、岳大帅和刘大帅也可以替老牛作证,不过大帅你做的很对!反正戚方此贼已死,老牛死也瞑目!”

    张伯英笑着同牛皋说,本帅弹劾你的信件在来湖北的半路上便写好了,此时恐怕已送到了临安,牛统制你等着后续吧!

    岳飞接到李纲的信以后不由的奇怪万分,张伯英按陛下的旨令挥军进入湖北,他总该知道陛下在建康,怎么弹劾牛皋的信件——居然不是奏章——怎么送到临安去了?

    岳飞刚刚接到陛下从建康发给高宠的旨意,就算陛下发完旨意便动身回了临安,但是张伯英去湖北,动身应该比陛下更早,难道他在半路上便算到了?

    无论如何,岳飞都不相信张伯英有这个未卜先知的本事。

    他也不相信,李纲写了一封信,只说了这么一件涉及中西岳两军关系的事件,他能说出这么大的差错来?

    不可能啊,奏章和信件、临安和汴梁,这两样儿怎么可能出现笔误?

    ……

    次日一早,吴芍药、邢秉懿和田春罗等人前脚离开大内,和宁门就进来了两位太妃——韦太妃和乔太妃。

    她们是太上道君皇爷派到大内来看动静的。

    赵桓刚刚动了去汴梁的念头,好像便触动了什么天人感应,接二连三的麻烦事情便捅入了天眷大宅、摆到赵佶的案头来了。

    到最后,赵桓要去汴梁的事本来是最先提出的,却不得不留到最后去处置。

    赵佶知道,胡少汲和周望能够配合赵桓,这么快在外围弄出动静来,天眷大宅王柒和冯益这两位管家出了不少的力气。

    也不知冯益去河北买白鸽子过程中,惹出来的那个麻烦是不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话,让赵佶和赵桓父子第一次决事,便优先发落掉身边勤勤恳恳的管家,这到底算是长脸的事?还是挫脸的事?

    虽然有些棘手,但影响却很大,涉事者冯益就在父子俩的手边儿,一抬胳膊肘儿就到的那个“隐疾”。

    太上对韦贤妃说,“如果别人去问她们,可能问到明年都不会有人讲实话,但你去问就不一样了。”

    这应该很好问出来的,太上说,“如果没有此事,冯益便是居心不良,老夫立刻便办了他,然后才好办张伯英和牛皋的事。”

    韦太妃知道赵佶已经暗地里审过冯益好几次了,每次冯益都一口咬定,说买白鸽子以及白鸽子的用途,就是九哥皇帝陛下亲口交办的。

    但没人证啊。

    他能够认领的毛病就是,不该去河北买白鸽子,也不该去山东买,当时想的太简单了,认为北边的鸽子肉质好,药品好。

    冯益对他派出去的手下是说了白鸽子的真正用途,但那是为了叫办事的人当个大事来办,谁知道他们照本宣科都嚷出去了!

    韦太妃旁听审问冯益时,听的一阵阵的心惊,心说我儿这是受了多大的委屈呀,又要抗金,又要维持社稷宗庙,又要主持全国的政务,维持风雨飘摇中的大宋正常运转,还要抽功夫去韩州救她们,难道他自己还有这样的苦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