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5章 犯了忌讳(第1/2页)  小宋腾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打退堂鼓回临安是风浪,去韩州同样是风浪……巴拉巴拉……所有没法选择的行动和结果都是天意,他一脸严肃的称赞道,“娘子好有道理,”随即拄着大斧子,一把打开了舱门。

    夹杂着浓重水汽的夜风一下子扑面进来。

    舱外,风雨如晦中只撑开着六七把油纸伞,是王妟、扈三娘、岳云和几名女侍卫,远处的船工们在大雨笼罩的甲板上忙碌着。

    主帆已经解索,正在大风中艰难的下降,鸭卵粗细的长索每松掉一尺,巨大的帆篷便鼓胀着远离主桅一尺,它要摆脱羁绊,将主桅绷得“吱呀”作响,船身倾斜。

    突然,风向陡转,整片主帆像风车叶子似的兜向了另一边,甲板上剧烈的一晃,好几个女侍卫踉跄着侧跌出去,只有三条腿的赵构巍然未动。

    远处喊道,“好了!”

    岳云的那把雨伞举到皇帝的头得好,这是天意!四太子担心我们去韩州路上颠簸,这才给我们压了那么多的硬货!”

    众人大眼瞪小眼地略想,转而齐声附和,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皇帝问,“关于各船的联络你们有什么好主意?都说说看。”随即又道,“外边没什么事情,管事的到朕舱里议一议,其余人各回本舱避雨。”

    舱内,一位女侍卫道,“可以使人爬上桅头,于桅上系一条浅色的绢带,或可醒目。”

    岳云道,“陛下,我可以爬上去!”

    赵构掂量了掂量高耸的桅杆,摇了摇头,犯险也不是这么个犯险法儿,电闪雷鸣的,愈高愈危,他留着岳教头还有大用处呢。

    有个船工道,“可于甲板上点起灯笼来。”

    “以往这么干过吗?”

    “回陛下,以往碰上这样的大风浪,人都要拿绳索将自己捆到什么地方才稳当,更不要说点灯笼了,但这次可以试一试,在低处总比高处好维护。”

    “嗯,灯笼本来防风,只要有个人在甲板上冒雨遮伞,可行!最好排出个班次轮换一下,谁先来?”

    “陛下,我这一队先来!”扈三娘抢着道。

    船工欲言又止,“怎能麻烦你们!你们往雨里一蹲,只怕风浪会更猛。”

    王妟道,“你的话有毛病!”

    “……反正你们不便再出头了,我们这些男人们还能动弹!”

    “什么意思?难道我们女子不是同你们一起走到这里来的?我还当面砍过四太子一刀呢,吴娘子还射过他一箭,你倒是做过什么?敢瞧不起我们女子!”

    船工急了,这话把吴娘子也牵扯进来了,他红着脸,把头摇的拨浪鼓一般,“小的可不敢,你那时是事发突然,机灵倒是机灵得很,但怎知不是你碍了陛下的手?历来海中行船是有讲究的——船上不可有女子——这是我们船家一大忌讳!”

    赵构对船工所说的并无反感,想想在面对完颜宗弼的那一刻,赵构占尽了先手都没ko了完颜宗弼,仿佛船工说的是有几分道理,扭头看一眼岳教头,这小子正在看热闹。

    再看看吴芍药,她并未生气,本来在大风浪中行船,人人都有些紧张,她不介意两人的争论,还笑着瞅赵构,要看他如何裁断。

    扈三娘咬着唇角丢了岳云一眼,指着船工道,“吴娘子你看,分明他将我们所有女人都瞧不起了,我们在宜兴城头砍那些乱匪时他没看见。”

    王妟着恼道,“你看不起我,怎敢看不起吴娘子,若有忌讳我就一句话不能说了,但只要吴娘子点个头,这第一班便是我坐!”

    两个进舱议事的老船工腿软,船一晃便坐在地上,随口一句话被两个女侍卫转了两转,居然捎上了吴娘子,他们张口结舌,“小的哪敢狂妄!只是随口一提,不敢欺瞒陛下和吴娘子”。

    “九哥,你不能不拿主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