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章 微服出宫(第1/2页)  小宋腾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构先看扈三娘的脚,在裙子底下盖着看不到,于是道,“你撩起裙带子来,让朕看看。”

    扈三娘又结巴起来,“陛下……是何,何何意?”

    “你若缠足可去不了余杭门,朕要微服出行,不坐车。”

    扈三娘放了心,原来是她自己想多了,脸红了一下,撩起裙摆道,“陛下请看,我们不是摆设,要做活儿,整日跑里跑外的,都不缠快上马1,”

    赵构一看,果然是一双正常的脚。

    扈三娘道,“不然又是地上又是海里的,我岂能跟着陛下跑那么远。”

    赵构放了心,“原来你也随朕巡幸过海上。”

    扈三娘有点自豪地道,“那当然,陛下让雷劈的时候奴婢就在陛下身边,和吴娘子说话的那人便是奴婢。陛下想的都是大事,连吴娘子都不多看一眼,当然不会留意奴婢了。”

    话说完,她好像感觉自己又说错了什么地方,惶恐地看着皇帝。

    赵构倒没意识到扈三娘说错了话,让她去喊两个侍卫来时,扈三娘果然行动利落,一眨眼便把人喊来了。

    两个侍卫精明强干,个个二十来岁,皇帝叫他们也改换装束,其中一个人挑了副担子,一边儿一只罗筐,不带兵器,只是把厨房那把菜刀放到筐里。

    君臣四个微服出了和宁门,像是出宫采购。

    和宁门是禁宫北门,空手的侍卫手中持着一枚八角形的卡片往门上晃了晃,卡片中间凿着眼儿,上面用各色的绢线缠出极为精致、一丝不苟的花纹。

    守门禁卫一看卡片,立刻放行。

    黄昏时分,和宁门外一条通北的阔街上很热闹,路东店铺林立,出售珠玉,珍异,海鲜,野味,天下罕有的奇器。

    到这般时候街上人还拥拥挤挤,一派繁荣气象

    路西也没闲着,三省六部五府的官衙挑起了大灯忙着修扩衙门。

    刚刚定都临安,大事小情都处于草创阶段,各级官府都要定衙,连临安驿站也得由普通的府驿升格为总驿,办公的地方都得扩大。

    官员们也得定宅子,临安的地皮价涨的也飞快。

    赵构不知道这些官员们是怎么筹钱的。

    君臣们坐在一起论道没说的,说到搂钱的正道,好像除了收税没别的门路。

    但赵构发现,各部衙门晚上都不歇着,都在紧锣密鼓地扩建,从和宁门往北,一直到朝天门,最繁华的地段上处处都有各部的工程。

    闹了半天,谁都有私下里来钱的渠道,只有赵构傻等着收不上来的税,谁要钱还都朝皇帝伸手。

    赵构知道,偏门搂钱的事,即便问到官员们的头上,注定也没人好好跟你说。

    做个动荡之世的皇帝真的很不易。

    处处捉襟见肘,做皇帝的还不能显出过分的焦虑来,定都后,流散到各处的官员们陆陆续续地都汇集到临安来了,连加着“权”字头的官员都来了2。

    如果皇帝急的跟猴似的上蹿下跳,他们怎么安定?

    赵构已经吩咐过,最近这时间隔日一朝,他有两方面的考虑。

    一个是他对一些官员和政务不大熟悉,前面那个赵构留下来的记忆看着挺多,要用时一件一件都有点恍惚,他想留出时间朝吴芍药好好打探打探。

    另一个,赵构想隔一天到临安城内走一走,掌握第一手的印象。

    这不,第一天出宫,他就看出点门道来了,原来钱并非只有成都才有。

    临安城从唐代便成天下富郡,金兀术到临安走马观花才来了多长时间!你就算让金兀术脖子上、马屁股上都带着挎兜儿,他装的也不如议和送的多。

    别说此时金兀术还在黄天荡里憋着呢。

    要是放在别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