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六章 平阳城破(第1/3页)  我在秦国做武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梁的援军,在这半月之间,就能赶来。

    对于秦军来说,着急是应该的。

    今日,能够明显的感觉到,他们的攻势,是越来越猛烈了,这种不计伤亡的攻城之法,让城内守将梁仪,不得不将以重兵防守南门,当然,这必定会让其余三处,防备空虚。

    秦国皂游将军蒙鹜,轩辕将军乌获,两人各自率领一军,趁着夜色,正在悄悄的接近平阳城。

    魏将梁仪,可不是粗心大意的人,他对于秦军攻下上庸一战,早就有所耳闻,此刻,平阳城墙之上,到处都是灯火,还有士卒,在来回在巡逻,虽然这兵不多,但还是让秦军的突袭,变得棘手起来。

    蒙鹜乃攻北门,乌获则攻西门。

    他们二人,不管是谁,在破城之后,先要两军会合,之后才能合力攻打平阳南门,这也是都督白起的令。

    两军会合,足有六千锐士,纵然南门魏军人数还超万余,他们也还是有这个把握,将城门打开。

    秦军之精锐,一在则兵强,训练有素,二在则将强,具备先进的战斗意识。

    秦国的演武宫,一是教授兵法之用,二是推演兵事所用。

    自从演武宫立下以来,但凡秦军作战,都会有战略司吏跟随,由他们详细记录下战争的所有经过,之后再呈报到上将军府,再由上将军府梳理之后,送到演武宫进行观摩,这其中要是有特别典型的战例,还需要在分析之后,传到各部战略司,进行学习。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套完整的演武流程,所以当年蒙鹜那一战,也成了如今演武宫,人人乐道的夜袭战之最,作为夜袭上庸的当事人,蒙鹜对这等战术的运用,无疑,更是轻车熟路。

    跟随他麾下的锐士,乃是他精心挑选的皂游军战卒,这些战卒,尽皆驻扎在洛阳,平日里,与他们的战卒将军,吃则同吃,住则同住,还要在一起同训练,正是因为这让将军和士卒们,长期在一起军事管理制度,让秦国战卒在战时,能形成了足够的默契,皂游军如此,轩辕军也是如此。

    对于突破北门一战,蒙鹜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眼下,所有人都蹲坐在城外的灯火之外,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城墙上的魏国军士,他们哪里还能够料到,在正面如此猛烈攻击之下,他们这里还埋伏着一支大军。

    和上庸一样的对策,灯火再盛,也难逆天,总有照不到的黑夜。

    在城门的两边,各有两处阴暗,蒙鹜派遣两百战卒过去,一边一百,让他们先在城墙下隐藏起来,等这两拨过去之后,再跟上两拨,依次而行,慢慢接近。

    平阳城不同于上庸那座小城,平阳城守备森严,在城池之外,还有沟渠,还有鹿角木,这需要秦军很小心的摸索过去,所花费的时间,也肯定不会少了,就连一会儿大军的冲锋,也必定会受到影响。

    这就要求,秦军要足够的小心和安静,还有抢先打开城门的、这些战卒将士们,也要在城内坚持得足够久,这样后面的人才能够跟上去。

    在没有足够照明设备的情况下,冬天的黑色,是什么都看不清的,这对于要绕行鹿角木沟渠和贴近城墙的战卒来说,是个不小的难度。

    有一会儿的功夫了吧。

    此刻,战卒已经过去了三波,合计六百人正紧贴在城墙下方。

    蒙鹜一看,六百锐士就足够了,若是再多,恐惊扰了城墙上的魏军,令前功尽弃,那这接下来,就该是爬上城墙了。

    不能用钩锁,因为钩锁的声音很大,就只能用上梯子,梯子是特制的,下面由四个人扶住,然后开始慢慢地往上爬。

    一个,两个……

    又过了一会儿功夫,似乎在城墙之上,已经有了一大批锐士的身影,下面还站着不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