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节 护身符(第2/5页)  宋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加焦急。

    大夫喘着气终于进门了,可惜张三等不到他了,一声嚎哭从房中响起。

    李慢侯和大夫一起走进去的时候,张三的脸已经煞白了。大夫把脉后,摇了摇头,什么话也没说,背起医药箱就走。

    一个普通的皮外伤,就能要了一条命……

    天终于亮了!

    一共三个男人,五个女人,在一艘货船上,却都不像是商人。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原本李慢侯以为,只有他跟李四两个男人、金枝等三个女人,可是就在昨夜,张三病发去世,请求李慢侯照拂他妻儿,无论从道义还是从感情上,李慢侯都要带着宋氏一起走,哪怕宋氏本人非常反对,几乎是被硬送上船的。

    金枝的家人还是不肯走,但在金枝发脾气,威胁她爹金太公,以及许诺留下大量财物的情况下,金太公终于松口,允许二儿子跟着大女儿一起去江南,但大儿子必须留下给他养老送终。

    于是要走的男人就成了三个,李慢侯、李四和金枝的小弟金二郎,女人则是五个,金枝、张三的老婆宋氏、李四的老婆周氏,金二郎的老婆马氏,以及张妙常。

    其中金二郎和马氏到不算是累赘,金二郎今年虽然才十三岁,可是自幼长在渔家,不但能干活,而且会撑船,算是一个帮手,他老婆马氏同样是渔家女,长得黝黑,身材虽然不高大,看着也挺瘦,但一双小短腿上有鼓鼓的肌肉,她是鱼把头家的女儿。

    金枝也能吃苦,这半年多来,在蔡京府也好,在翠楼也好,按她的说法,都是在享福,甚至发福了不少,不过也算不上累赘。但宋氏和周氏就有些麻烦,尽管也会干活,可只能干一些家里的活儿,粗重的根本干不了,因为这二人以前都是大户人家的丫鬟,还是少爷、老爷房里的丫鬟,根本就干不了什么粗活,以前连做饭都不会,女红倒是做的不错,可上了船,完全没用。尤其是周氏,刚刚丧夫,坚持穿着丧夫,失魂落魄,根本不可能有什么行动力。至于十二岁的张妙常,那完全就是拖累,或许只能疲累的时候让她唱个曲解解闷。

    出发倒是顺利,各种货物也都准备齐全。路上要用到的干粮、炊具都准备了很多,甚至干净的饮水都装了几个水缸。现金也带了不少,甚至比原先准备的的要多的多。

    唯一的变故是,张三突然去世,耽误了一些时间。在处理张三的丧事上,李慢侯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也不停丧,也不发丧。买了一具上好的棺材,匆匆就埋在了张三家的祖坟里。墓碑都没有刻,而是用一块木碑,在上面写上张义之墓四个字。张义是李慢侯给他起的,他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信义这种东西,小人物身上也有。张三的死,李慢侯并非不难过,这个小人物带给了李慢侯很大的触动,以前他是从不相信史书中所讲的,为别人挡刀这种事的。因为他相信人的本能是趋利避害,哪怕要保护的是皇帝,第一反应也不是去挡刀而是躲开。可张三帮他挡了刀子,这让他相信了某些东西的存在。

    之所以不发丧,是他不想耽搁了。他被刺杀,刺客横死,郓王府失火,这些错综复杂的事情都跟他扯上了关系,让他觉得留在开封更危险。他一点风险都不像冒,以前不想是出于性格,而现在他身上还背负了太多东西,让他不敢冒险。他还要照拂张三的遗孤,还要负责李四、金枝等人的安全。他不能留在城里,计划是今天走,就必须今天走。任何耽误,都有可能引发未知的风险。

    由于张三突然病逝,导致遗留下大量无法处理的财产。原本李慢侯将分给他的分红以及李四那份,都换成了现金交给他,多达三万贯。其中有黄金、白银,大部分是铜钱。这些钱不可能都带走,最后大部分留给了金太公,金太公激动坏了,万贯家财啊,他真的很庆幸他没走,最可惜的是让小儿子跟着走了。这老太公命真好,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