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节 宋代金融战(第2/5页)  宋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侯知道,这种人是说服不了的。

    叹了口气:“好好想想,你们都有妻子,不想让小娇妻跟着一起遭罪,就跟我去江南。”

    尽管知道很难说服他们,李慢侯还是想将他们带去南方,哪怕是骗呢。开封城破,会死多少人,实在是无法想象。

    一夜过去,很早就有人敲门。

    问:“可是张三家?”

    来人是一家金珠铺子的掌柜,是昨日李慢侯邀约来看货的。留的是翠楼的地址,报的是张三的姓名,也没什么其他原因,只因为李慢侯没有开封户口,这房子都是以张三的名义买的,房契也已经更换成张三的名字了,所以翠楼现在就是张三家宅,算上后巷里的老宅,张三现在可是在开封城里有两套房的土豪。

    人很快被请进来,带去后院仓房,没有任何吝啬,那些金银器皿、金珠宝玉、珊瑚奇石都让掌柜的尽情观瞧。

    除了珊瑚等物外,掌柜的给开了个八万贯的价格。跟李慢侯算的差不多。但他不急,他还要看看其他人的出价。

    接二连三有人登门,看来赚钱的吸引力很大,能让富商不睡懒觉。很快翠楼里竟聚集了十几个大腹便便的豪商,他们一个一个互相招呼,有的神色自然,有的颇为意外,看来他们之间并没有沟通过。

    李慢侯领他们一个一个前去看货,一个一个谈判,很快手写出了厚厚一叠报价单。所有的货物加起来,最后竟然达到了二十万贯,比李慢侯根据昨天的询价预估的要多一倍,显然昨天的估价是有水分的,主要因为他昨天在这些富商的店铺里没探听出真实的价格。

    当然这个二十万贯依然有水分,找这些豪商交易,为的并不是挣到最后一个铜板,其实出售这些奇珍异宝最好的办法,并不是打包批发,而是一件件零卖。不是去珍宝行,而是去相国寺每月开放五次的万姓交易。这个万姓交易才是开封最大的市场,虽然看着像是集市,确实也是集市文化发展而来,但是由于规模奇大,早就由量变到质变,其实已经演变成了博览会性质。

    每次万姓交易,小到飞禽猫犬之类,大到珍禽奇兽,无奇不有。吸引着各地的商人、市民,乃至达官贵人。在这里才可以直接面对那些真正的客户,显然直接跟对物价不敏感的达官贵人交易,比跟这些精明的商人交易更容易卖出高价。

    但这种零售性质的方式,势必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李慢侯宁愿让这些可以一次性吃进的豪商从中赚一道,尽快将财物变现。

    二十万贯其实已经达到了李慢侯的心理预期,但他认为还可以压价。眼下送礼市场需求旺盛,完全是卖方市场,他不愁这些人不上钩,他相信即便再提高一些,这些人也有的赚。

    但为了让这些人出更高的价格,他必须让他们承担的风险更小一些。这些人的经营也是有偏重的,虽然他们都想要独吞李慢侯那些财物,可他们中有的主营金珠,有的主营美玉,他们的顾客和范围是不同的,在他们不擅长的业务中,他们可以出价二十万贯,那么每人只瓜分自己最精通的业务,李慢侯是不是可以卖出三十万贯?

    所以在摸透了价格后,李慢侯将所有豪商集中起来,一起去看货。

    看着这些人一个个都志在必得却又强装漫不经心的模样,明明很喜欢金珠的,偏偏很少去看金珠的样子,李慢侯就很想笑。

    他不会过多浪费时间,见看的差不多了,对众人道:“列位掌柜。在下不贪,这些财货总计三十万贯。诸位自己商议,一个人买下也好,众人共买也罢,在下先去沏茶,稍待听诸位主意。”

    说完李慢侯走出屋子,他知道这些人一定会满足他的要求,这不是他比这些人更精明,主要是他手里奇货可居,占据了优势。交易中,总是更重视的一方多掏钱,比如买房的总是需要承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