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5章 忠臣良将(第1/3页)  南唐节度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后宫之外,汉国官员们站成了好几排,等待着皇帝的召见。

    虽然皇帝这些年遇事一向独断专行,很少和大臣们商议,但这次事关重大,一个不好可能会有亡国之危。

    大臣们认为皇帝说不定会想起他们,来与他们商议对策,这才主动在宫外求见。

    不知过了多久,一名太监慢悠悠走到宫门口,他将手放到嘴边轻咳了一声,说:“诸位大人请回吧,陛下没时间见你们。”

    “李公公,不知陛下正在做什么?”兵部尚书问。

    “问那么多做什么?总之陛下不会见你们的,赶紧散了吧。”话一说完,李公公迈着小碎步,向皇宫返回。

    众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都化作一声叹息,各自回衙办公了。

    在汉国,有骨气和血性的官员,坟头草最矮的也有一尺多高了。

    剩下的都是一些胆小怯懦的官员。

    这样的官员虽然不敢反抗,但最懂得趋利避害之道。

    不少人暗自决定,回家后便悄悄收拾好行李,做好逃离兴王府的打算。

    也有热衷名利的,准备与吴国暗通款曲。

    当然也还有着极少数仍对汉国忠心耿耿的官员。

    户部尚书吴文阳便是其中之一。

    回户部后,他继续处理着手中的政务,他目前主要精力都放在前线大军的后勤之上。

    办公房内,吴文阳正埋头案间,手下一名官员忽然进入屋中。

    “尚书大人,李屿将军兵败被俘。”那名官员急急道。

    “怎么会……”吴文阳吃了一惊。

    “不仅如此呢,后来李将军又被吴国人给放了,陛下怀疑他投靠了吴国,已经派人去了潮州,要将他直接处死!”那名官员说。

    “到底是怎么回事?李将军真投降了?”吴文阳急道。

    “哪有此事,下官听兵部官员的人说,李将军——”那名官员将前线发生的事,详细的说了一遍。

    “岂有此理!李将军被吴国俘虏,拒不投降,与沙延之流相比可以说是忠肝义胆,陛下怎能如此做?”吴文阳拍案而起。

    那名官员叹了口气:“尚书大人,下官知道您与李将军私交甚好,可这事陛下已经决定,恐怕无法挽回了。”

    吴文阳长叹一声,摆手道:“你下去吧。”

    那名官员退去后不久,吴文阳站起身,离开了尚书省。

    他一路直奔自家府邸,命一名家丁快马加鞭,抄近路先一步向李屿告密,让他赶紧逃走。

    做完这事后,他有些忐忑的回到户部,继续处理着政务。

    几天后,李屿收到了吴文阳的警告,他将自己关在帅帐中,不许任何人靠近。

    到了第二天,当一名亲兵进入帅帐时,发现自家将军不见了。

    ……

    同一时间,刘晟派出的传旨官员进入齐昌府,在营帐中见到了潘崇彻。

    传旨官员大声念着刘晟的圣旨,在他身后,一名男子悄悄打量着潘崇彻。

    他是林延玉派来的,若是潘崇彻愿意领兵回兴王府,他便要想方设法陷害潘崇彻勾结吴国。

    然而陷害这样一位手握大军的将军十分危险,那男子更希望潘崇彻抗旨。

    他没有失望,潘崇彻真抗旨了。

    “还请回禀陛下,春州的吴军不足为虑,只要齐昌府不丢,兴王府稳若泰山。”潘崇彻这样回答。

    “这么说,潘将军是要抗旨了?”宣旨官员眯了眯眼。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宣旨官员冷笑一声,取出另一份旨意,大声念道:“潘崇彻若敢抗旨,立刻免去一切官职,押往兴王府!”

    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