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章 从来就没有什么玄学(第1/3页)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焉与董扶密谋后的次日清晨,李素一大早就收拾停当,准备去刘焉府上拜会。

    他没有带关羽,只是带了刘顿等几个亲兵作为随从,帮忙提些见面礼。

    刘顿是乌桓人,原先没来过雒阳,这次是第一次有机会提着礼物去九卿府上,他心中也与有荣焉。

    尽管他只是跑腿的。

    “李先生真是大才啊,主公离京的时候,什么人脉都没留下,只留了些钱。李先生居然短短五六日,便打开那么大局面。上次送拜帖时,还说三天后才见,昨儿居然还主动回访,说可以提前一天,这是多大的面子啊。”

    刘顿挑着礼物,看着刘焉府门前其他排队等候的访客,一股骄傲油然而生。

    李先生能够插队!那就说明李先生受太常卿的赏识,压过了这些排队的人!

    而且,之前李素主动预约时,对方答应的是午后拜访,显然是不打算留李素在府上吃饭了。后来刘焉府上的仆人却通知改在辰时,这明显是要留人吃早饭了。

    区区一介外州的功曹书佐、比三百石的小官,这是多大的荣耀啊!

    李素领着刘顿刚进府门,背后就传来几声等候者的怨念吐槽:“什么?这等寒酸之人,竟受太常如此殊遇,太常便是为了见此人,才更该约期的么?”

    “唉,害我们都得多等一刻钟。”

    ……

    刘焉位列九卿,除了最,他要表现得自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刘焉才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前者只是不小心蒙对了答案、不知道解题过程;后者才有解题过程,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

    刘焉不由微微高看了李素的品性一眼。

    知进退,有分寸。

    “这少年,究竟是真的天性质朴、从不居功。还是太有眼色,到了连我都看不透的程度?”刘焉心中闪过怀疑,但很快就驱散了。

    终究是李素的外观太有欺骗性,这么一个二十岁都不到的少年人,怎么可能是人情世故老奸巨猾之辈,那就是真的天性无私了。

    不管这些了,刘焉见对方上道,正好速战速决:“求教一说,还是休要提起,这并非一朝一夕。不过老夫见你赤诚,倒是可造之材。

    我想考教你一下,若是确有能吏潜质,便拜托友人征辟你留在京城做事,日后自然会有长进。”

    说是考校,刘焉心中已存了放水的念头。

    就像一个懒得较真的大学老师,面对一个还差一门挂科就能拿到学位证的学渣。恨不得直接递答案给对方抄,让对方好赶紧毕业滚蛋。

    李素还是那副淳朴的姿态:“卑职拜谢,祈命题。”

    刘焉回忆了一下曹操的推荐信,想起曹操说过,这个李素似乎精于算数之学,便放水问道:

    “听闻当日在大将军府上,你以算数之学分析往年朝廷跨州调拨之军费赏赐,推断渔阳乌桓必反、公綦稠恐已不测。昨日,朝廷接到幽州刺史陶谦邸报,果如你所料。既如此,你不如便以算学之法,再剖析一下本朝其他贼乱。”

    这个问题非常宽泛,刘焉也是不够了解对方,所以想让李素挑擅长的自由发挥。

    不过李素却很认真,丝毫没流露出“我知道你要放水”的懈怠。

    他主动追问:“此问过于宽泛,还祈具体选择一场变乱。”

    刘焉微微不悦:给你降低难度随便扯,你还不领情?

    “那就以黄巾之乱为例!你倒是说说当年张角为何会崛起于冀州?纵然朝廷税赋极重,可冀州是富庶之州,百姓既因贫病而起,难道不该始于更贫穷之处么?”

    这个问题,因为比前一问更具体,也就更难。

    “反贼怎么发生的”这种东西,很难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