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八十五章 逝者难消(第1/2页)  乱唐诡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乱唐诡医第四百八十五章逝者难消未来终究太过虚无缥缈,脚下的路充满荆棘坎坷,这群被战火侵扰的流民,悲怆地望着满天黄沙,还要提防着不时窜出的贼兵流寇。许是有了了尘和尚作为依附,流民开始加快了步伐,也不再刻意躲避,只想快点到达龙首郡,好又个栖身之所。

    一路行来,饿殍遍野。眼见洛阳城外数十里已是如此,后唐其余土地上,更是民不聊生。大和尚一路行来连连弹性,却并未多言,只是口诵佛号,超度这不该就此死去的亡魂。

    后唐边境烽烟再起,漠北境内燕云十六州岌岌可危。后周来犯者越发肆无忌惮,已不再满足于强取豪夺,还想染指后唐疆土。只是这一些悲惨的真相,此时的他们无从得知。

    这几年来,后唐大旱,罕有降雨,土地里颗粒无收。加之年年内乱,藩镇割据互有争端,已是民不聊生。这一路行来,不过半日光景,已有数人倒在途中。一开始了尘和尚还会出手相救,但随着倒下的人越来越多,了尘和尚也是爱莫能助。

    佛曰“普度众生”,众生皆苦,佛亦苦矣。虽能同受之,却无法皆渡之,心中佛在,手中却无钵盂和金轮。顾醒不愿去想,他们一路走来到底又多少人倒在了前往希望的路途上,又有多少人客死他乡。

    想来能够坚持道现在的,都是付出了巨大艰辛和困苦,才能走到现在。只是越逼近希望,所承受的压力也会越大。犹如一颗膨胀的水泡,只需要轻轻一碰,就会化为乌有。

    头的,此刻的他们以了尘和尚马首是瞻,也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但这种希望的寄托,往往伴随着消磨和绝望,就像那一个个在路途中身故的逝者,他们或许也怀揣着更强烈的期望,这种期望在死后化为怨念,会化为了尘和尚的业障,让他在死后无法转生和超脱。

    但此时此刻,三人需要面对的,是眼下的困境。前方看似毫无硝烟,却隐隐有马蹄践踏和嘶鸣声传来,按照声传入耳估计,不过七八十里的距离,若是他们无法在天黑前找到落脚藏身处,大概率会被碰上。

    而他们这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流民,若是遇上流寇悍匪,或会沦为别人口中的“两脚羊”!

    顾醒不知,但陈浮生和了尘和尚却有着深刻体会。经历过江湖庙堂种种磨难的洗礼,这两人在刚才交手有皆有感触。这种惺惺相惜又相互排斥的冷漠,才是立足于江湖中人活下去的唯一依仗。

    而现在,他们只能团结在一起,以应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危局……

    顾醒凭借天然的敏锐自觉,捕捉到一丝潜在的危险。但此刻身后的流民聚集,目标过大,长途跋涉肯定不是上上之选,若真如他猜测的那样,远处此时正有两军对垒,那他们必然会被殃及池鱼。

    了尘和尚拿不定主意,开口询问道:“两位施主,可有解局之法?”

    此刻山风劲吹,风沙迷眼。但就算不睁眼,也能感受到弥漫在山峦周围的血腥气息。这种混入空气经久不散的血腥气,给人带来一种难以抑制的恐惧和绝望。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刻那柄染血的朴刀,会不会落在自己脖颈上,然后绝望且悲愤的离开这座人间炼狱。

    在很小的时候,就常常听长辈提起,路过古代战场要心生敬畏,那里长眠着太多太多无主孤魂和战死英灵。这些久久不愿转世的灵魂,生前积怨难消,死后也将陷入无休无尽的折磨之中。

    而这场从开始就没有尽头的折磨,还在继续。只是提着刀的人又不知是哪一位,朝闻夕死已成为奢求,所有人都在拼命的、努力的、艰难的活下去。没有信仰意味着绝望,精神的空虚意味着需要用杀戮和摧残来填满。

    人的追求变得越趋简单,换来的就是更深层次的杀戮和罪孽!这是顺应时代的诉求,也是每个人内心最深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