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 禅让制(第1/2页)  密十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此一來的密十三,摊子铺的极大,渗透进了方方面面,不光是对官场,甚至是内宫之中也到处是密十三的人,还有早期密十三的成员,现在已经掌握实权的军中和商界的人们,他们的身边也有密十三的新人,谁也不知道谁可能就是个密探,因为所有探子只跟自己的上级联系,而上级只有最多三个联系人,故而密十三渗透进军中或者商界高层的人,他们即使手握重权也不敢乱來,否则他们很快就会见到隐部的人,随即就谁也见不到了,因为死亡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方方面面层层叠叠的监视,无孔而不入,这让卢清天不禁有些担心,他曾听卢韵之说燕北的一个理论,那就是情报机构治国是不可取的,渗透的越厉害就越难控制,一个环节断裂就是灾难性的颠覆。

    虽然燕北是个眼高于顶的家伙,纸上谈兵振振有词,实际操作颇有些一塌糊涂,可是这方面的话正是纸上谈兵,也颇有道理,可是既然已经走出了这一步就沒法回头,这不仅是卢清天的意思,也是卢韵之潜意识中深藏的意思,以现在的社会体系,根本无法改变什么,只能用情报和暗杀以及掌控为主的组织,來操纵大明,把他引向所谓的正途。

    当然从根本上改变也不是不可以,大同社会选举皇帝,可这又违背了卢韵之的初衷,维护朱家皇室正统,所以卢清天是很为难的,左思右想之下只能把密十三越做越大,大到他自己想收手都來不及的地步,这样一來就沒有回头路了,只能继续往前走下去了,或者说硬逼着自己走下去。

    密十三达到了人员的全盛时期,除了神秘的隐部不在名册之上以外,各个方面的人员加起來,总人数多达十五万人。

    养着十五万人的密十三,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当然这些不是民脂民膏,反倒是正因为有了密十三,官场清廉之风为之一振,百姓过得富足,周边少有战乱,只有西南有些许少数民族动乱,不过这也是历朝历代常有的事情,也算正常。

    密十三底层的俸禄已经能与朝中大官的俸禄相比了,这钱从何來了呢,密十三的商界而來,商品只有交换之中才能流通钱币,所以别管干什么的都得通过交换才能生存和赚钱,密十三所控制的商界可不是狭义的认为只有开店做买卖才是商界,有钱的地方就有商界,不管是农民还是官僚还是普通人,都需要买东西,把他们手中的钱流动起來,获得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才是正道。

    大明非但沒有因为密十三的成长变的财政减少,反而逐年增加,这等原因还要细细讲來,首先大明现在基本财政基本可以对半分开,一部分是大明的,一部分是密十三的,正因为密十三有钱才可以这么造,作为一个王朝,所需要的太多了,各级官员的俸禄,养军队还有赈灾,各级财政拨款,最要的还有皇帝的宫殿行宫维修,以及后宫开销,这就是个大头,宫中哪个不是锦衣玉食的啊。

    密十三的钱一般一半回拨给商界,作为商业的周转资金,当然董德和已经扩展为三十余人的大掌柜自然要过些高于平常人的生活,不仅是他们在控制着资金,更要为自己的努力得到相应的回报,而且外人总不能看到某商会的会长还穿的破衣烂衫住破屋吧,说实话这也不合理,还好对于这一点,密十三中沒有什么意见,因为本來卢清天就主张的是能者多劳,多劳多得,你付出的贡献越大得到的就越多,任何群体大多都是一个道理,不患寡而患不均。

    至于剩下的钱就全给其他成员发俸禄了,至于卢清天这边也花不了多少钱,每天除了喝茶吃饭以外基本花销很少,酒很早以前卢清天就戒了,那一夜他喝的酩酊大醉痛哭流涕,那时候卢韵之还在,但他们却都知道,共同在一起生活的日子已经不久了,至于纳妾卢清天想都沒想过,至于住处现在他已经觉得够空了,所以根本不需要扩建,也沒有别院,反倒是以身作则弄了个清廉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