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62章 空棺(第1/2页)  沐兰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才壹秒記住『   qu 】府里添过多少丁进过多少口,她并不清楚。

    红玉那些年虽与国公府保有联系,也不过是向解国公汇报一下安氏的身体状况和日常起居等琐事。解国公每逢年节总会派人送些吃食、银两和衣物,可来的大都是嘴巴严谨之人,极少会透露国公府里发生的事情。

    回府之后,为给解家满门修坟立碑,新帝吩咐三司衙门将解家的人丁名簿送到国公府。那名簿安老太君是没看过的,送来之后便由红玉保管。

    红玉乍然瞧见那封信,同安老太君是一样的想法,怀疑有人在危难之际,将解家的某位姑娘救了出去,特地去查了一回名簿。

    “宏宣四十五、四十六这两年间,府里共有四名婴儿降生,三位小少爷,一位小小姐。那小小姐是大少爷房中的妾室所生,因是早产,先天不足,出生没几日便染上风寒夭折了。”

    听了这话,安老太君不由想起她那早夭的儿子,眼底闪一抹悲伤之色。

    红玉将她的神色瞧在眼里,意识到自个儿勾起了她的伤心往事,赶忙继续说话转移她的注意力,“会不会是哪位老爷或者少爷遗留在外的骨血,并未上过解家家谱?”

    “不能够。”安老太君摇头。

    解家家规极严,养外室,捧戏子,逛青楼,这些统统是不允的。一旦发现,必要家法伺候。家法如军法,违者从严从重处罚。

    解国公为她吃过两顿家法,一回是因为坚持要娶她做正室,一回是因为她先于正室怀上子嗣。两回都吃了五十军棍,仗着他年轻体健,卧床养了两三个月,好了依旧活蹦乱跳。但凡底子差些,不死也要落下残疾。

    妾室先于正室怀上子嗣都要吃家法,更何况养外室呢?解家又不是不许纳妾,只要身份来历清白干净,便可抬了进门。

    而且家规上有一条极其苛刻的规定,无论家法还是军法,累计吃上三回,家谱除名,军籍撤销,从此便是废人一个。

    解家男儿天生骄傲,俱以战死沙场为荣。但凡有些脑子和志气的,都不会冒着被除名除籍的危险去养外室,还生下一个没有名分的孩子。

    便是哪个不小心在外头留了种,也会及早处置,怎会等到孩子出世,还叫在外流落一两年?

    红玉不死心,“会不会是留了种不记得了,女方又有意隐瞒,所以……”

    “那也不能够。”安老太君依旧摇头,“你可知解家男儿名声有多大?朝中和番国有多少人想取他们的性命?出来进去俱有亲兵随行,哪怕只是多喝一斛酒,不消一刻钟的工夫就会传到国公爷的耳朵里。

    在外头留种这样大的事,想瞒也瞒不住。”

    解国公府没出事之前,可是大晋国屈指一数的富贵门庭。女方若当真怀上解家骨肉,哪有隐瞒的道理,还不以此为筹码,拼了命也要挤进解家的大门?

    “既不可能是遗留在外的,那便该是府中流落出去的。”红玉喃喃地道。

    安老太君瞥她一眼,“你不是已经查对过了吗?府中并没有年纪相符的女孩儿。”

    “其实……”

    安老太君见她欲言又止,眉头微微一蹙,“有话便说,为何又吞吞吐吐的?”

    “夫人可记得三少爷?”红玉试探地问道,语气有些小心翼翼的。

    安老太君想了一瞬,“可是身子骨不好的那位?”

    “就是那位。”红玉忙点头道,“就在出事的前两年,国公爷差人往庵里送了喜饼。送喜饼的人说府里的三少爷成亲,娶的是一位商户的女儿。

    因为商户的女儿能够嫁入国公府实在稀罕,我一时好奇,便多嘴打听了几句。据说是因为八字匹配,才叫挑中了,给三少爷冲喜的。”

    顿得一顿,才将重中之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