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五章 稻田里(第1/2页)  让煤炭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跟着他在粉条场又来了一次憧憬演讲,兜装进面就可以。

    川内多竹,以毛(青)竹居多,村里人手巧,善用竹,不仅仅用来编织背篓、蒸笼、筲箕、米筛、晒谷耙、箩筐、斗笠、锅盖、椅子等等劳作生活用品,有那牛人还能用竹丝编织“宫扇”,是皇家御用品,所用的竹丝比头发还要细五倍,巧匠要花几个月时间才能编成。

    “早回来了,秦二呢,怎么就你一个人。”方大军说着就下了田去,九月的天还算炎热,下田无压力,收割稻谷的时候,田里的水基本已经快干了,现在踩进田里也就是一脚的稀泥,激荡不出水花来。

    秦大这时把电关了,提脚走了过来,“武子跑山上去了,昨天不是下了雨吗,今儿兴许能找到菌子(蘑菇)。”

    “也是哦,都把这事给忘了。”雨后采蘑菇和木耳,也是村民比较稀罕的,这山上能吃的蘑菇以三团菌和鸡油菌比较常见,都很美味。

    “有了。”方大军轻笑一声,却是发现了一个泥鳅洞,黄鳝的洞要比泥鳅小很多,当然也不是绝对,但外形上确实有差别,他以前也抓过黄鳝泥鳅,但一般都是抓来玩。这时身子一低就把食指插进了小洞,泥鳅洞虽然略大,但是大不过手指,现在手指一插进洞里,直接就把洞内给撑烂了。

    这时候就要靠皮肤的感觉了,不能蛮干,因为泥鳅洞可不是直的,没准会绕很多个弯,好在现在田里的水基本晒干了,泥巴相对凝固,洞内的泥鳅就是发现了危险也来不及逃跑,他有充足的时间慢慢顺着洞弯抠下去,很快整个手掌都插进了田泥中,但坏事也来了,插得越深,下层的泥巴就越稀烂,以他的经验,已经没办法用皮肤感触到洞湾。

    没办法现在就只能用暴力了,猛然把五指一张,胡乱在下层稀烂中抓了起来,泥鳅可以群居,一个洞有时候能抓到好几条,至于黄鳝就不行了。

    “哈哈,还真是有。”方大军高兴坏了,开门红啊,手指感觉到了滑溜挣扎的东西,不是泥鳅还能是什么,当然也有可能判断失误,说不准是黄鳝呢。

    抓出来了,是条肥泥鳅,结果因为太滑溜了,从手指缝里漏了下去,不过没关系,以田面上泥巴的干硬度,这泥鳅已经跑不了了。

    而用电打黄鳝泥鳅,最重要的就是给电到泥面上来,一但出来后要跑路就不容易跑掉了。

    泥鳅很快被抓住仍进了木桶里,但这根本不值得骄傲,只有那种在插秧前的水田里抓到黄鳝的才是高手,因为那种环境下,眼力、速度,运气都缺一不可才行。

    有了开门红,但却没能再接再厉,接下来寻了三个洞口都一无所获,结果他前脚刚一走,秦大就拿着打鱼杆凑了上去,巴掌大的铁丝网接触上被抓烂的洞口,开关打开,开始放电,十来秒后,一条黄鳝就挣扎着钻了出来,秦大把电一关,然后把黄鳝抓进了桶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啊,连抓个黄鳝都有讲究。

    “大军,你自己搞出的打鱼机,怎么还用手抓啊。”秦大不解的问道,接着前往下一个被方大军破坏掉的洞口处。

    “呵呵,这叫农趣,说了你也不懂。”两人一边聊着天,一边继续开工。

    一个走前面搞破坏,凭运气手工抓,后面一个跟着用电打,配合还算默契,没办法,洞口都先一步被方大军给破坏了,秦大只能去给他收拾烂摊子。

    “哈哈,终于给逮到一条黄鳝了。”十几分钟后,方大军仰天长叹,皇天不负有心人啊。

    半个小时后,斩获两条泥鳅一条黄鳝的方大军做在田埂上歇气了,别看收获少,就这还是因为刚才的田比较肥沃,黄鳝泥鳅比较多的缘故,才给碰上运气了。

    随手扯了根杂草,外形有点似麦穗,把小的那一头穿过一条泥鳅的腮帮,穿出去后末尾给卡到了穗头上,他就这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