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风云九转,一气成丹(下)(第2/3页)  仙海道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多医生,直接用养气丹的丹方作为药方,医治某些气虚、体弱的病患。甚至某些武林人士,也会用这道丹方做药饵,来补益元气,提升修为。

    只不过,其效果比养气丹差得太远。尤其是用于练武,多余的药渣和药性,会沉淀在武者体内,积累成毒性。虽然一时之间修为进境飞快,但日久之后,不但再难提升,甚至会损伤本源。

    养气丹的奥妙,终究在其炼制过程。

    众多药材在丹炉中,分化和合,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湿度中,进行复杂的转化,最终聚合在一起,药性调和、丹毒尽去,形成珍贵的玄门秘药。

    归云显然对养气丹的炼制非常熟悉,一边步罡踏斗,舞动法剑,一边手捻法诀,在八卦金磬上轻弹,引动鬼神之力,运转丹炉。

    炼丹过程持续了足足两个时辰,其中涉及的法诀数量并不多,总数不过二十四手,但对时间的要求非常精准,错过一处关窍,便是炼制失败!

    细细数来,两个时辰中,青铜丹炉,在场中总共旋转九周,法阵中的云烟,一直在八卦道幡的鼓动之下,盘旋不定,仿佛天地风云流转。

    最后炉首转过坎水之位,熄灭炉火;转过乾坤之位,祭告天地;最终重新停在巽风位上,沉沉一纳,将法阵中的烟云之气,尽数吸入炉中。

    这一气吐纳,正是九转丹成的最后关窍。

    丹炉所有窍穴封闭,场中再闻不到一丝药香。

    然而,整个仪式还有一个重要步骤未完。

    归云步罡踏斗,再次蘸上朱砂灵符水,撒出满天五色米,口中喝道:

    “丹成九转兮功圆满,四方鬼神兮听吾令:受吾禄米,应吾符令,速速归位!净坛——”

    五色米凭空消失,接着又是一道火符冲天而去,法台上八面金磬沉寂,小院中盘绕的清风也倏然散去。

    若是送神失误,对修为低的炼丹者而言,可能是极大的麻烦。故而,这个步骤虽然无关炼丹成败,却必不可少。也是神道比仙道麻烦的地方。

    归云走下法台,和燕漓一起打开丹炉。九九八十一颗养气丹,正静静躺在丹炉中央,刚好一炉之数。

    这就是几千两银子啊!

    而对炼丹师来说,这不过是两个时辰的功夫,可见炼丹师的暴利,更在铸剑师之上——即便是铸剑大师,要铸造一口上品神兵,除了优质材料之外,还需要一两天的时间呢。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真正的修途,是何等昂贵!法侣地财,古人诚不欺我。

    其实,以归云的修为和炼丹造诣,炼制养气丹,完全可以数炉合并,一次炼制数百枚养气丹,只是为了示范,每个步骤都用最标准的规制完成。

    新手炼丹,甚至不要求每次炼制整整一炉,三十六枚、六十四枚一炉,都是常有的事情。一来可以节省材料,提高出丹率;二来可以增加练习次数。

    丹成之后,修为高的炼丹师,也可以催动法器,让丹炉中的丹药自行飞出,装入瓶中。但对没有先天修为的炼丹师来说,这么做不过徒耗真气,制造一个华丽场面而已,远不如手动开炉来得实际。

    当然,高等丹药又有不同,许多丹药有特殊要求,不但法诀更加复杂,过程耗时更长,最后丹药在炉中的时间也有限制,就不得不用法力,把催动丹炉吐药,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同样的,炼丹之前的布药,也可以催动法器,让炼丹师凌空一抛,丹炉便自行把药材吸入其中。

    只不过对低级炼丹师来说,练成丹药才是目的;低级丹药,也不需要催动法器,进行繁复的药材精炼。派头什么的,暂时可以去爪哇国歇着。

    此时天色已过中午,两人用过迟来的午餐,燕漓再去给段黑虎做例行检查,顺便询问段炎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