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五章 我是谁(上)(第1/3页)  创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许仙写下一行大字: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

    其实这就是一种活泼的考核,写什么样的话,就能看出此人一些秉性。例如三人同行,必有我师,这个人性格多半很谦虚,不过反过来也能说此人自信心不够。

    若是写三军可以夺其帅,匹夫不可夺其志,此人志向坚定,但反过来也可以说此人是一个犟驴。

    若是写吾曰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个人对自我要求很严格,但是做了此人的家人,可能会悲催。

    若是写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此人会很乐观,但可能会懒散,明日复明日,反正连孔夫子也才到十五岁才开始正式学习的,三十岁才勉强自立,四十岁才勉强明白许多事,五十岁才知万事有天命,七十岁才能随心所欲,我急着干嘛。

    许仙这句话后面还有,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

    不能讥笑少年人穷,年轻人才可怕,他们有无限的成长空间,谁知道他们以后不如我们呢?但到了四五十岁,还默默无闻,这个人基本废掉了,也不用害怕他。

    孔子说这句话,是有教无类,看重提拨后进,也不能说绝对,就如他所说的那样,五十而知天命,有的人年轻时也很努力,资质也不错,不过七分靠打拼,三分天注定,人能成功,也要有气运,若是这类人,那怕就是到了五十岁,六十岁,说不定还有出人投地的机会。只能说年轻人成长空间比中老年人成长空间会更多一些。

    还有一个更延伸的意思,那就是后人不能拘于前人的成果,要敢于进步创新,超越前人,那怕是老师、前古贤哲。

    这才是这句话最客观的解释。

    许仙只写了前半句。

    两个博士看着它,又相互地对视一眼。

    看到了志向,但又看到了不甘,做事果决,也能说会行事狠辣。

    随后又是一笑,张叔夜在信上写了许仙的一些事,三个叔叔被害了,母亲与仅剩下的一个叔叔逃亡,他留下来掩护,与这句话话外的心境差不多。

    然后看字。

    许仙善长布阵,这个布阵非是将一些小旗子往地上一插,灵力一控制,法阵就起作用了。

    要根据实际地形,才能决定布什么样的法阵。

    另外就是阵盘。

    必须在一些旗幡铃盘,甚至在实地的草木石砂上用一些不同属性的布阵材料,绘制各种阵盘,这一点与各种符箓很类似,不过符箓是将自身灵力注入符箓里面,使用时用法决打出符箓,方才起效果。阵盘是利用各种材料,以及阵符,引来天地间的灵气,再用灵力催动,让法阵发挥作用。

    两者相通之处就是必须在绘符纹时要精确无比。

    这使得许仙养成一个习惯,包括写字。

    字写得不算差,并且极其工整。

    工整未必是好事,宋朝文教发达,文章由空洞华丽的骈文体向实用性强的古散文体发展,诗由风花雪月的西昆体向通俗易懂的叙事体发展,字也向意趣发展,前有苏黄,后有米蔡,就是赵佶的瘦金体也不能说是工整,懂行的人会笑掉大牙的。

    在这方面,泰山书院是走在前列的,泰山三先生是最先发起宋朝理学改革的先行者之一。

    这种严谨呆板工整的字迹未必得到两位博士欢喜。

    但若反过来,许仙字写得洋洋洒洒,桀骜不驯,再加上他们看到这句话所产生的印象,又会担心许仙以后会成为一匹脱缰的野马。

    两人对视一眼,算是合格了,只是合格,不是优秀的那种。

    开始进行第二关考核,也就是问许仙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