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7 章(第1/4页)  张学良口述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个例外。姜大爷还有另外一个故事。有一次,塾师在私塾门后发现了一根一端用生铁包裹的齐眉夹棍。这种夹棍是村农械斗时所用的武器。这种厉害的武器,怎么会跑到他的课堂内来呢?教师不免要查问一下。不意他这个聪明的小学生竟坦承是他取来放在门后面的。教师看着这个八九岁的小家伙,不免觉得奇怪了,因而问他,你把这根厉害的武器放在身边,意yù何为呢?这小家伙的回答是完全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他说,「我看你打学生打得很厉害,你要打我的话,我就用这夹棍打回去」

    好家伙!教师不禁张目结舌。心想这个小东西,这样小小的年纪,竟如此骠悍!

    报父仇的青年杀人犯

    我父亲这种与生俱来的骠悍xìng格,事实也是当年我东北地区英雄好汉所共有的特xìng。前节已言之,直鲁地区原多的是慷慨悲歌的粗线条人物。这种粗线条人物一旦移民边疆,就更要加上边疆开发者所特有的粗犷了。这种现象不特在中国的东北边疆是这样,当年美国开发中西部边疆的「牧童」(Cowboy)们,亦复如此。今日吾人所看美国「西部片」电影中,边疆牧童的粗线条形象,和当年中国东北草莽英雄的行为就颇有相似之处。

    这种年轻的边疆牧童,原即好勇斗狠。再加上天高皇帝远,夷狄横行,官府崩溃的社会条件,他们就益发可以横行无忌了。我老帅幼年便在这种环境之中,为报父仇而变成了杀人凶犯。原因是先祖有财公也是这样的一位粗线条人物。一次他目睹乡中无赖王某以赌博欺骗一少年。王索赌债,少年无以偿,我爷劝王某「算了」。不意竟与王某发生殴斗而受伤,后竟因伤致死。这时我父与二伯父都还是不足二十的弱冠青年。在父亲冤死而投诉无门的情况之下,他二人就决定寻仇报复了。后来他二人在邻人郝大爷处借了一头毛驴,乃于黑夜骑驴持械直奔仇家,逾墙而入。本拟径闯上房,刺杀王某,谁知惊动了住在前厢房的一位老妪。她警觉大呼有贼,一屋皆觉。我父一时情急,未加思考,乃以手中所持的散弹qiāng,一qiāng将惊叫老妪击毙。二人见已闯下人命乃拔门而出,匆忙逃窜。我父跃上驴背,快驴加鞭,追者不及,乃被逃脱。二伯父则因逃避不及,为追者所捕获。在那个杀人者死的年代,二伯父究非主犯,被送入官府,判了十年徒刑。我父则被列为在逃的杀人主凶,由官府画影图形,通缉追捕。在四处躲藏不得之时,适逢其时驻于营口田庄台的毅军正在招兵。老帅乃匆忙逃往营口,报名当兵。既入军旅,地方官府也就无法缉捕了军营原是当年通缉犯的最佳避难所。

    投军和退伍

    我父投入毅军是在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这年正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尾声,我军新败,地方秩序大乱之时。一旦投入军旅,我父不但找到了一个安全的避难所,同时也找到了一个表现的机会,可以使他脱颖而出。原因是满清时代的军人多半都是粗鲁无文的,尤其是士兵和下级军官,大半都是文盲,而我父则是受过若干私塾教育的青年。再者当时军中纵有少数能文之士,但是我国的传统都是文武异途的。拿笔杆的人就不一定能拿qiāng杆,反之亦然。这样就使我老帅有个表现的机会了。他既能粗弄文墨,更精于骑shè而骠悍善战。一旦投入抗日行列,自然就如鱼得水。加以他幼年又曾学过兽医,会医马相马。当年东北亦如当时美国的中西部是土地肥沃而地旷人稀的。驰骋原野的英雄豪杰们是不可以无马的。老帅既能医马相马,他在军营之中和草莽之上的尤其是马贩子这一类人物的jiāo游圈,也就不断地扩大了。一次盛京将军依克唐阿的爱马有病,经我父治愈,将军大喜,乃酬以巨金,我父不受,只请示将在狱兄长减刑释放。依将军允其请,我二伯才恢复了自由。

    老帅初投清军宋庆部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