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2章 一套组合拳(二)[今日冬至,饺子好吃吗?求订买饺子皮](第1/2页)  傻白甜深度患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苏妮还记得入职的第一天,跟心理咨询师郑雅兰以及王浩哥去服务对象家的情形,那日她说错话,挑动了一喝酒就发疯的罗先生的神经,差一点点,就被他揍一顿。

    若不是王浩哥眼疾手快,救了苏妮一条小命,今天的苏妮还有没有勇气再在这行做下去,还是个未知数呢!

    后来,苏妮仔细回忆郑老师从进罗先生家门,到与他对峙的全过程,发现她时而温柔、时而硬气,甚至,还表现出泼妇骂街的样子,便问郑老师,为什么调解的态度,要有那么多的变化?“对付”罗先生时,郑老师简直就跟戏精附体似的!

    郑老师听了哈哈大笑,回答苏妮说,调解这个工作,因人而异,并没有万能公式可以套用,但基于影响人类心理的因素中,有几个大的框架趋于雷同,因此,便提供了调解员们追根溯源的方向。

    这既是咨询师和社工们之所以要调研服务对象背景的原因。而在罗先生的这个案例中,喝了酒就对妻子家暴的罗先生,因受其原生家庭的影响,一直对女性抱有根深蒂固的偏见。

    罗先生觉得女人都是现实拜金、不值得信任的,这种思想源于他年幼时,其母亲抛夫弃子跟人跑掉,给他造成的深远伤害。那之后,他父亲便频频酗酒,喝多了就把气往他身上撒,一边打他,还会一边大骂他母亲各种难听的话。

    罗先生受他父亲的影响,尽管后来他自己也结婚生了孩子,然而,因为害怕妻子跟他母亲一样跑掉而愈变愈强的控制欲,终在岁月的蹉跎中,令他的行为,演化成一场原生家庭的轮回。

    他将他的软弱与焦虑凝结于他愤恨的拳头,相加于他妻子的同时,对待朋友,他却又是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种态度。

    因为曾受恩于朋友,在朋友身上得到了不少真切的关怀,所以,罗先生身上有明显的“江湖义气”,只要是被他认定的朋友,他确是可以为人家两肋插刀、赴汤蹈火的。

    这既是当初郑老师进到罗先生家后,面对双手被王浩哥紧紧箍住,破口大骂郑老师出卖他、联合外面的野男人来耍他时,郑老师坦然无惧之余,还可以比喝了酒、不清醒的罗先生更凶的原因——

    说白了,就是对症下药。全面地了解服务对象的心理,跟着抓住他的软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点点的“瓦解”对方牢固的根结。

    苏妮虽然做了郑老师的助理没多长时间,但,郑老师不是个小气之人,平时对于调解中的种种问题,苏妮只要开口问,郑老师一般都是愿意倾囊相授的,她还会给苏妮介绍各类实用的书籍,让她自己去看、去学。

    另一方面,苏妮专升本念的是心理学,多多少少,也有所得。

    因此,面对这一天,一上来就没好气儿的严叔,苏妮知道,不能冒进。

    严叔让她们滚,苏妮非但没滚,反而“嘿嘿”笑着坐下了。

    干她们这行,脸皮不厚都不行。很多时候,因为做的都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所以,想要攻克难关,必须让自己“八面玲珑”。

    苏妮对继续给老头刮胡子的严叔道:“叔叔,话不要讲得那么难听嘛,什么叫‘断人香火’啊?我看你生了一儿一女,明明是好事成双呀!

    今天天气那么热,我大老远地跑过来,又不是为了专门气你的。你看,我头发长了,你帮我剪剪吧?”

    严叔拿了一条干净的毛巾,帮顾客老头最后擦了一把脸,跟着将人家身上的围布拿下来,“哗啦”一抖落,这才回了苏妮一句:“别给我嬉皮笑脸的,我不做你生意,滚!”

    苏妮撇了撇嘴:“你这人可真奇怪,有钱都不挣!”

    “我不稀罕挣你的钱!”

    “那万一你儿女长大了,要去给资本家打工,难道你还因为知道资本家剥削人,就不让去了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