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九章 温室大棚(第2/3页)  大明小人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梁文盛呵呵一笑,心想他的口气怎么和松儿一模一样。难道中举就这么轻松。不过想想自己儿子的文才和何志远的种种表现,两人确实都强过自己,所以也只能呵呵一笑了之,不再提这个话题。

    何志远也不想再提这个话题,于是他赶紧转移话题:“大人,现在试验田的事情准备得怎么样了?”

    “已在城北靠近沭河岸边划出五十亩土地,请了十位有经验的老农耕种,按照你的意见,免除他们的全家的赋税徭役,育出良种后,收入的一半归他们所有。如此优厚的待遇他们当然趋之若鹜。此事由户房负责,至于现在情况如何,本官未曾去过,还未得知。”显然梁文盛对此事并不上心。一般的官员能做到兴修水利,劝农耕种就已经不错了,亲躬前往督促显然不太可能。

    现在已经有了玻璃,建造温室大棚已成为可能。但现在玻璃是贵重的奢侈,价格堪比黄金。用此建造温室大棚,外人肯定以为他是犯傻了。不过为了调动这些老农的积极性,育出良种,提高粮食产量,这样做也值了。小冰河期马上就要来临,而玉米、红薯、土豆还没有引进的情况下,如果不人为干预,粮食减产是必然结果。而粮食是一切的基础,没有粮食就没有人口,没有人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梁大人,学生想在试验田里建造几亩温室大棚,也算是为全州百姓做一些好事。”何志远对梁文盛说道。

    温室这个词在明朝并不陌生,要说到温室种植最早要从东汉说起,那个时候就有人利用烧坑的方法建造温室,然后在温室中种植各类蔬菜,拿到市场上去卖。但当时官府以“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为由禁示此类蔬菜在市场售卖。但是,市场上只要有需求,必然就有人生产售卖,官府仅凭一纸禁令,是不可能杜绝反季节蔬菜的种植与售卖。所以,此类反季节蔬菜在民间一直没有断绝过。

    史上有记载,在公元645年的11月16日,当时唐朝的皇帝带兵出征高丽,在途中经过了现在河北的一个县,当时这个地方的长官让人们在土地的下面烧火,增加土地的温度,种植皇上喜欢的新鲜的青菜。在11月份的北方,正是天气非常寒冷的时候,这个时候种出新鲜的青菜,可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当时皇上吃了之后也感觉到

    非常的新奇。

    其实这种温的室青菜有独特的制作的方式。就是先准备好一个土做的房子,分为两层,下面烧火使上面的土层有一定的温度,上面的涂层则用来种植青菜,而且这种方式还可以控制上面的土的温度,从而可以控制青菜的生长的速度。在汉朝和唐朝的时候,并没有塑料布的发明,所以没有塑料的大棚,但是人们想到了非常机智的方法来实现温室去栽培一些青菜,可以说古代的劳动的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两宋时期,韭、葱、蒜、芹菜等蔬菜的黄化已经非常普遍,元朝王祯《农·百谷谱集之五·蔬属》记载了当时人们种植韭黄的情况:“至冬,移根藏于地屋荫中,培以马粪,暖而即长,高可尺许,不见风日,其叶黄嫩,谓之韭黄。”韭黄较贵,“比常韭易利数倍”,北方人冬天把韭黄当作珍蔬。

    到了明朝,已经出现芹菜、黄瓜、茄子等反季节蔬菜。不过只有富贵人家才建得起温室,并少量种植,在民间并没有推广开来,普通百姓冬季所能食用的最多也就是冬储白菜和黄豆芽。

    梁文盛听说过温室,但温室大棚这个名词却没有听说过。是以,他再次发挥不耻下问的风格,问道:“几亩的温室大棚,本官还未曾听说过,此大棚与普通的温室有何不同?”

    何志远拿过一张纸在上面画了一个现代温室大棚的草图,并且说道:“此大棚不同于烧火保温的室内温室,而是在地面上建起一个东西走向的温室。向阳的一面用玻璃覆盖,白天阳光透过玻璃照射,温室内温暖如春,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