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1章 大同暗流(第1/2页)  风水葬明之秦淮八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横波票号大同分号的内院中,外面寒风瑟瑟,屋内的火炉中炭火正旺,青枫等人周坐在一个八仙方桌旁,桌上热气腾腾的羊肉火锅和几个小火锅烫菜向外冒着热气,酒壶里的酒也温烫的正好。坐在下手的票号掌柜正在缓缓细说乌兰察布的情形。

    大同长城之外便是蒙古,那里有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从八月开始,一队队商队和一些游骑哨探逐渐的由四面八方循着道路向乌兰察布汇合,商队自然是想趁着会盟的好时机进行贸易,至于那些游骑探哨则是各方派出的眼线。

    明代末年,北方蒙古以大漠为中心,分为三大部分。在大漠以南各部称为漠南蒙古,属于这部分的有:科尔沁、札赉特、杜尔伯特、巴林、札噜特、奈曼、喀尔喀、茂明安、乌拉特、喀喇沁、乌珠穆沁、察哈尔、土默特、鄂尔多斯等部。他们的分布地区“东接盛京、黑龙江,西接伊犁东路,南至长城,北逾绝漠,袤延万余里”,而乌兰察布就属于漠南。

    大漠以北,称为喀尔喀蒙古,其属有车臣汗、土谢图汗、三音诺颜、札萨克图汗等部,分布地区,“东至黑龙江呼伦贝尔城,南至瀚海,西至阿尔台山,北至俄罗斯”。

    大漠以西各部称为漠西蒙古,即卫拉特蒙古,属于此部分的有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杜尔伯特部、辉特部。其分布地区东自阿尔泰山,西至伊犁河流域。

    蒙古各部大多逐水草而居,从事游牧的畜牧业,政治上处于互不统属。各部落封建主之间,为了掠夺牲畜、土地和财产、争夺统治地位,常常发生矛盾,互相杀戮、征伐,他们为了凭借后金政权实力的支持,免于为对方所统治和奴役,纷纷和后金政权建立联系。

    公元1636年,漠南蒙古16个部落49个封建主归属于清朝。此后,漠北蒙古和青海的厄鲁特蒙古各部封建主先后向清朝遣使纳贡。崇德三年(1638),漠北三大汗分别派使来沈阳,向皇太极呈表称臣,献上“九白之贡”,即每年进贡白马八匹,白骆驼一头。

    所以此时的乌兰察布虽然离大同很近,但是会盟的风险还是很大,周边蒙古军、清军的调动必须随时掌握,否则一旦陷入敌手,后果不堪设想,其实这种探查不仅仅大明、青枫他们关注,蒙古和大清同样担心,带兵肯定不行,不带兵也不行,只有大家所带的军队都驻扎于乌兰察布百里之外,然后各自带百人小队前往会盟即可。

    火锅里的热汤咕嘟嘟的翻滚,青枫夹了一块细嫩的羊肉咀嚼道:“蒙古那边自然要重点关注,其他地方也不能忽视,这关系着国运,横波府如今依然无法和其他势力抗衡,不是横波府军力不强,而是越富裕,家产越多,顾忌也就越多,干许多事情就需要倍加思考,三思而后行。”羊肉的细腻入口留香,青枫自斟自饮一杯山西的上好汾酒,脸上也微微沁出了一丝汗珠。他喃喃说道:“人越穷越不可战胜。”

    票号掌柜喝了一杯酒,搓搓手恭敬的说道:“晋商范家传来的消息称,盛京那边,皇太极已经离开沈阳,所带满、蒙、汉八旗精锐共计八万,商队一百个,带有各类货物商品。随行的有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和多尔衮、多铎、豪格、阿济格等亲王贝勒,还有范文程、罗锦绣等汉臣。如今已经到了阿巴嘎左翼旗,再有十日就会到达莱尼特左翼旗,到时清军驻扎在那里,商队前往乌兰察布进行贸易,至于会盟具体地址和时间由三家遣使者在乌兰察布共同协商。”

    “看来皇太极还真是要进行会盟,只是不知道会盟过程会不会有诈。”左岩拿着筷子,若有所思的插话道。

    掌柜的又狠狠咬了一口羊肉,挺了挺腰板继续说道:“崇祯皇帝的会盟路线选择和英宗当年出兵一样的路线,由京师出居庸关,经过土木堡到达宣府,然后由天镇、阳和到达大同,最后驻兵大同和大同以北的丰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