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章大明第一才子(二)(第1/2页)  风水葬明之秦淮八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崇祯皇帝表情冷峻,他的目光朝着殿外望去,“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写的是我大明的关外美景,所以才有这“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毫无疑问,长城内外都是我大明的土地,做为中兴之主,我一定要收回这所有的失地。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他倒是有些迷惑,这又是哪里?于是他问道:“卓爱卿,这银蛇和蜡象又是何处?”

    青枫平静答道:“皇上,我华夏龙之主脉落在陕西西安,然后东出中原(河南),同时展开北向、南向、东向、西向分支,形成井体的昆仑山脉体系。所以银蛇和蜡象正是我大明陕西和河南之地。”

    “关外、陕西、河南。”崇祯皇帝不断重复这三个地方,一时间诸位臣子也恍然大悟,这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地方,关外后金鞑子,关内陕西和河南的流寇,正是皇上最关心、最烦恼的地方,一首词看似写景,实则是写出皇上所思、所忧。

    其实这也是巧合,当年八路军准备东渡黄河对日军作战,伟人正好居于隆起的秦晋高原,恰逢白雪皑皑、黄河冰封,于是有感而发。

    崇祯正咀嚼着词意,越来越是震惊,此子年纪不大,但是聊聊数笔就写出了他的心思,难道真是上天降到我大明的奇才。

    看着众人异样的表情,青枫知道,这搏名之举恐怕是成了,于是俯首拜道:“皇上,学生想请陛下为此词赐名?”

    稍加思索,崇祯便答道:“取名为‘明’可否?”一时间,殿内诸位臣工大加赞叹,“写的是雪,实则暗示为明。雪之白,水之白,银之白,蜡之白,不都是大明光照之地。”

    崇祯大悦,赞道:“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可谓绝世之精品。好,朕就赐名为《沁园春·明》”。

    内阁首辅温体仁拈着胡须,仔细品味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都是我大明关外丢失的万里沃土啊!紧接着说明当今局势的复杂,总之对于皇上来说,一切都不是问题,只有皇上才可以中兴大明。”

    崇祯此刻又读了一遍,不觉慷慨激昂,“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内阁六部六科众位大臣一起跪拜三呼万岁,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崇祯一扫往日的阴霾,大为开心的笑道:“不愧是我大明第一才子,好好好,再进一级”。算上前面的两级,这就是连升三级。

    就在一众人等抄下这两首诗词的时候,崇祯皇帝已经御笔点了三甲。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共三名

    卓青枫-刘理顺-吴国华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共五十八名

    杨昌祚-李焻-颜茂猷-陈组绶-李青-周之茂-周之璵-许文岐-王承曾-刘自竑-张璀-黄祖年-刘梦谦……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共二百九十二名

    田辟-阴润-吴昌时……赵秉枢……龚鼎孳-……-杨振甲-宛三奇……

    崇祯七年甲戌科353名进士一甲3名,二甲58名,三甲292名。

    三百五十三名进士已经成为天子门生,大家一起聚于建极大殿,礼部主官宣读殿试结果,其中一甲三人吏部立即安排官职,这官职皇帝已经和几位大学士、吏部尚书议定。

    卓青枫在原有基础上入翰林,正常基础上升三级,原应该授翰林院编撰(从六品),升三级就变为正五品的大学士了,实在对于青枫的成长不利,原则上也不可能操作,但皇帝已经在百官前承诺,此刻也应该拿出姿态,所以决定实授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其他非中央正五品官职肯定是要被人非议,但是直接给予从四品实在是太高了,不利于成长。

    为此只好安排在南京六部中担任,实授南直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