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二四章 虎落平阳(第2/4页)  佛门咸鱼的苦逼日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次,才将所有东西搬入茅屋锁起来。

    第二日茶棚继续开张,却不再提供茶水了,而是提供加了些盐的温开水。

    缘行呆在棚子里,守着一袋子粮食,若饥饿的难民过来,便会送上一碗清粥。

    理恻偶尔来帮忙的时候,他才能稍微放松些。可因为逃难的百姓太多,连午饭也只能靠棚子里的清粥对付了。

    就这样忙碌了几日,朝天寺也在山脚下开了粥棚,与缘行一东一西,相隔几里,这样一来,无论是那条道过来的难民,都会得到一些帮助。

    听说府城内也有善人布施,他这边若实在忙不过来,还可将人打发到城里去,压力着实减轻不少。

    渐渐的,北方来的人比之前少了些,可百姓身上带伤的却多了起来。

    缘行好歹上过战场,又曾在外面救灾长达十年时间,治疗一些刀剑外伤自是不在话下。

    于是茶棚外又多垒了个灶台,里面瓦罐的热水里煮着粗麻布,便是专门给人包扎伤口用的。

    这世界是有妖魔鬼怪的,住在郊外这些日子,他靠着经文也确实超度了几个冤魂。他这时才记起这几还有个蛟龙的仇家在外面,自是不敢张扬。再者,这时与大雍的情况不同,他也真心不想靠着救灾扬名。

    所以,在做事的时候,他从不提起自己是谁。朝天寺那里也早打过招呼,理恻等人只以为他虚怀若谷,满心崇敬的允了。

    于是,他施粥这么长时间,竟然没有一位百姓知晓他的法号。

    问也不说,他头上便多了“好心和尚”“慈心大师”等等五花八门的称呼。

    而无论叫他什么,只要不太过分,他都会乐呵呵的答应。

    只可惜,他是好心和尚,但世间人千万种,总有些不长心的……

    ------------

    理恻年轻,有行动力,在寺里人员也好,所以很得方丈与师父的重用,这回设立粥棚,也出于他的建议,自然被派下山主管此事。

    尽管忙碌,但每当他看到饥民们喝粥时的满足,听到旁人的一句句感谢,都没由衷升起一股满足感。

    这日也不例外,没到正午,他就带着师兄弟们熬粥的熬粥,劈柴的劈柴,正忙得不亦乐乎之时,一个师弟急慌慌的跑过来,凑到他耳边说了个消息。

    正蹲在地上淘米的理恻听后,原本轻松地神色瞬间消失了,他猛地站了起来,铁青着脸招呼过来一个师弟,连同方才报信的,三人拎着棍子,急匆匆的朝东奔去。

    几里路,对练武的人来说不算什么,很快他们就抵达了缘行的粥棚,与以前的热闹相比,此时木棚子空无一人,灶台里的火也是冷的,显然往日早起的缘行到了这时都未过来。

    等他们到了小院附近,入眼的是一片狼藉,茅屋塌了,篱笆围墙也倒了一半,水缸破碎,原本整洁的小院到处是水迹与泥浆。

    一个光头僧人垂头丧气的靠在残存的篱笆上,他袍子少了一截,右腿蜷着,左腿却向外伸展,小腿两侧被布条绑缚着两根短棍子,看上面殷红的血迹,显是伤得不轻。

    “缘行师父,您怎么样了。”理恻连忙赶到近前。

    “真是……”缘行失神半晌,才将目光对准他,接着咧开嘴笑了:“虎落平阳。”语气中满是自嘲的意味。

    “什么人做的”理恻咬牙道。

    缘行却收回视线,垂头盯着自己的伤腿,默不作答。

    说来也巧,昨晚他睡得并不安稳,所以早早的起来准备早课,偏就与上门行窃的四五个壮汉碰个正着。

    因为半个多月的施粥,让人知晓他这里有粮食,这些人可能真穷疯了,竟打起了他这个和尚的主意。

    屋里的粮食可都是救灾用的,缘行自是不许。言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