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全球化策略(第1/2页)  读档2013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面试的过程比较无趣,关煌没怎么发言,把场合交给了肖文文。

    候选者中不仅有职场新人,还有超人的老员工。

    最开始组建团队时,只有一些技术人员是直接从总部调过来,其他人想要进入“星火”项目,必须重新开始。

    结束的时候,两人沟通了一下意见,眼光还是比较一致的。

    除了个别人上拿不准,基本上没有偏差。

    因为“星火项目”的创业性质,在员工的选择上,倾向于那些创造力、精力充沛、目标明确的群体。

    这些人的目标不是挣工资,能够承担创业失败的风险。

    当然,合理的薪酬设计还是必要的,比如项目成功上市的时候,要给他们股份,以达到激励作用。

    “马上通知他们来上班”,关煌把人员名单勾选了一下,开口吩咐道。

    肖文文点头,“好的。”

    刚来公司的时候,关煌已经告诉他,星火项目独立运营,是超人公司的一次内部孵化,要做好打硬仗、苦仗的准备。

    因为内部孵化的效果一般都不太好。

    要从零起步,为了内部资源,就得跟公司的其他产品竞争,有时候可能需要跟公司的核心产品竞争。

    稍不留意就以失败告终。

    当然,关煌之所以选择内部孵化,同样也是有他的原因。

    门槛最低,能更迅速进入市场,方向对了,发展得也更快。

    不过,起步阶段需要大量的投入。

    关煌问,“其它的,还有什么要求没?”

    他给了肖文文充分的授权。

    要想成功,“星火”的独立性必须强,有足够的权力,不受母公司约束。

    甚至有自己的品牌,和超人脱离,避免舆情上的连带风险。

    财务方面相对独立。

    因为新的产品短期内没法盈利,需要公司经费支持。如果让他们去争取预算,就容易陷入办公室政治,效率很低。

    肖文文摇摇头,“没了。”

    这一次可以说是职业生涯的豪赌,成则一飞冲天。

    如果失败,多年积累的行业声誉毁于一旦。

    关煌拍拍他,“不要有压力,用心无愧就行。”

    电话声响起,打断两人交流。

    “泰杰。”

    “关总,优步已经和快的公司达成收购协议。”

    关煌“嗯”了一下。

    张泰杰有点沮丧,“因为嘀嘀的原因,我们的收购要约,对方根本没搭理。”

    关煌安慰道,“没事,好好备战就可以。”

    看来上次搅局对于嘀嘀的伤害有点大,直到现在还有阴影。

    不过,阴谋不成,就来阳谋。

    张泰杰:“老板,uber的卡拉尼克要见你。”

    关煌:“哦,有说什么事吗?”

    卡拉尼克可不是一般人,21岁开始创业,做事粗暴,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是一个争议性极强的人物。

    关煌虽然也很出众,在他面前却要失色不少。

    张泰杰:“没有。”

    关煌想了想,不外乎中国市场的竞争,开口说道,“那你安排吧,对了,优步的ceo找到了吗?”

    张泰杰:“没有,据说卡拉尼克的标准有点高,一直在寻找。”

    关煌想起后世,好像一直到优步退出中国市场,也没有设中国区总裁。

    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区业务没有负责人。

    联想集团柳总的侄女,曾在硅谷有10年的律师从业经历,4月份正式加入优步。

    此后,以中国区战略负责人身份亮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