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五章 魏武卒(第1/2页)  少年杯酒意气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前阵的新兵死伤殆尽之后,魏人真正的战力终于冲锋到了昭军战阵之前的两百步内。

    值得晋鄙耗掉几乎全部骑兵与前阵所有步卒也要护送着完整送到昭军阵前的,只能是魏人的骄傲。

    魏武卒。

    就是那支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更曾以五万大破昭军五十万大军,与吴起共同谱写不败神话的魏武卒。

    此时若是再有五万武卒,当面的魏军未必不能有一战之力。

    然而魏武卒选拔极为严苛,即使在国力大幅度缩水之后其标准一降再降,目前整个大魏能凑出的魏武卒,也已不到两万。

    晋鄙手中,更是只有七千余人。此战,他将手上的全部武卒都被投入到了前线。

    晋鄙,以及所有魏人,都在指望着这支不败神话,为魏军、为大魏逆天改命,强行斩开一道生路。

    不同于齐国的技击士与大昭轻兵的重攻轻守,魏武卒在攻防两端都做到了战国极致。

    即便魏国失去韩国铜矿支持之后,军中兵卒的覆甲率就每况愈下,代表魏国骄傲的武卒也依然身披三层重甲。

    手持犀面大盾又身披重甲的武卒对于面前的弩箭直射并不十分畏惧,前行到了弩箭所能发挥最强实力的一百米内。

    在,叫做兑子。当然,此时象棋还未成型,与之最像的棋盘运动是塞棋,乃是六博演化而来。

    还记得原本放在弩兵阵后的三百架战车么?接战伊始,随着弩兵的左右散开,这三百战车也随之往右翼方向靠拢。

    在魏武卒奋勇冲阵之时,两军的车兵也开始激烈交战。

    说是接战,却更像是在对撞。

    不同于由良马拉拽,意在破阵的魏军车兵,昭人的车兵之上除了御手,该有的射手与戟手都没有。

    只有三匹劣马拖曳的昭军车兵,从一开始就放弃了游斗,纷纷上前与魏军车兵互撞。没有戟手与射手,想游斗也不可能,王翦的意图非常明显。

    在中军之前,用车架的残躯构造一道车兵无法前进的障碍。

    看破了昭军企图的魏军车兵开始有意识地躲开昭车的冲撞,希望从左右两侧绕开昭军的障碍,却再次正中了王翦下怀。

    方才左右散开的弩兵阵并未退回阵中,而是出现在军阵的左右两翼,趁着两军车兵互相兑子之时,以鹤翼展开。

    弓弩攒射之下,魏军车兵损失惨重。

    与弓箭不同,弩箭弹道弧度很小,且箭头较轻,故而无法抛射,当两军步兵接战之后如果再从后方射击,很容易就会造成误伤。

    因此,原本对阵之时,如果两军开始接战,弩兵或者退回阵中观战,或者换短剑近战,没有继续射击的可能。

    而由于弩兵的金贵,以及被近身后很容易造成的大规模减员,几乎所有将领都会选择让弩兵撤回,等到追击之时再出阵。

    王翦此时将弩兵散在两翼,就不怕魏军车兵突进阵中吗?

    不怕。

    车兵的天敌是什么?

    不平坦的地面、硬弩,还有就是骑兵。

    除了地面由于时间太短的原因无法凑上,另外两大天敌,上将军都给魏人安排到位了。

    为了掩护中军步卒推进到昭军战阵之前,魏军付出了几乎全部的左翼骑军,此时车兵身侧没有骑兵保护的恶果,终于开始体现了。

    右翼,昭军骑兵从射过两轮之后就散开的弩兵阵中穿插而出,奔腾的骏马擦着弩手们的手臂就冲向了陷入重重阻碍而动弹不得的魏军车兵部队。

    左翼,一直没有登场的混合战队也开始发威。

    骑兵自然与右翼相同,从弩阵中穿插而出。体型过大的车兵,开始断后。

    断的,自然是魏军车兵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