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二章 少梁城下(第1/3页)  少年杯酒意气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第一杆银鹰旗插上少梁城头之后,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头区域失守,迅速失去了战斗意志的守军很快放弃了抵抗,在守将的带领下有序向昭军投降。

    按着昭国军令,守城十日,外无援军,降者不罪。

    意思是如果困守孤城十日以上才投降的,可以免去罪责。

    然而魏国军令没有这项规定,作为魏军,守土有责,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到与城皆亡。如果投降,守城官兵的家人也会受到牵连,被贬为奴。

    魏封还是降了。

    倒不全是因为他本来就是魏国宗室后裔,不必担心家人受牵连。更重要的原因是,城中实在无法再坚守下去了。

    按着与公子的约定,他只需要在此拖延昭人五日。如今这多出的七日,是硬生生用魏人的血肉换来的。

    为了坚壁清野,本就不大的少梁城早已没有一个百姓,只有满满当当的三万魏军意气风发来此拒敌。

    如今,入城时的嘹亮魏风早已不闻,城中数日前就已是一片死寂。

    少梁城中,各处都是横倒在地魏军,不踩上去,几乎都分不清是死是活。

    只有在昭人攻城之时,才会陆续有身影从死人堆里爬起,摸索着举起几乎已经不能称之为兵刃的武器,前去接敌。

    古来战争,守城一方凭着城池之利,总是占有极大优势的。

    但这近乎铁律的规则,对昭人似乎无效。

    在高度超越了少梁城墙的巢车面前,魏人弓手几乎是稍一露头就会被巢车上的驽箭手定点除掉。

    失去了远程的压制,少梁又没有护城河的保护,昭军很容易就可以推进到城墙下。

    到了城墙之下,昭人的云梯又给魏封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不同于各国松松垮垮搭在城墙上的云梯,昭人的钩援物如其名,其人在率军归降以后面南自刎,倒是个不负家国之人,可惜了。

    能够在兵力与存粮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坚守孤城十日,非但没有引发士卒哗变,还能在绝境中抵挡昭军十二日,此人的本领,颇得白起欣赏。

    只是在实力相差太过悬殊的情况下,一两位杰出将领的慨然赴死,改变不了大局。

    能够决定魏人生死的,早已不再是魏人自己了。

    “赵人北军可有异动?”白起坐在上首,向辛胜问道。

    辛胜闻言起身回道:“吕梁部并无异动,在南军与王军均已南下进入魏境之后,赵国就仅剩这么一支野战之军,想必赵人不太可能全盘放弃本国的防御。”

    “吕梁,手下败将而已,末将愿领一路兵马与其对峙,北军不动则已,若动必让其有来无回。”

    白起抬起眼睑看去,果然是司马欣。

    司马欣因在伐赵之战中表现出色,被提为校尉,目前身居左军副将之一。

    丝毫没有理会司马欣的言语,白起接着对章邯笑道:“你认为,我军应该东进、北上,还是南下?”

    司马欣被无视,面上却毫无尴尬之意,倒是司马靳略有不满,觉得白起对司马欣的成见太深。

    司马靳轻咳一声,吸引了众人注意力,没等章邯回话就抢着道:“司马校尉所言不差,是该……”

    白起没有给好友面子,冷然打断,“我军之责,在于遮蔽赵军南下之路,而非北上在赵境作战,此时分兵毫无意义。”

    被白起驳了面子,司马靳怏怏不乐,却也知道白起所说确有道理,只能闭口不言。却见司马欣面露感激,使得司马靳心中稍有平复,只摆摆手示意已然尽力,便又退下不言。

    章邯等司马靳坐了回去,才躬身回话:“在下以为,应当尽速南下。蒙恬将军说得很清楚,三晋联军定下的突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