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6章 北冰洋里的谢尔曼(第1/3页)  环球挖土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环球挖土党

    在热核灯塔和这俩斗嘴老头儿一番沟通之后,石泉成功的以时不时给他们送一些生活补给品为代价,成功换取到了以后经常带游客来这里坐坐的权利。

    而斯拉法在听闻他们不但已经找到那架在北冰洋漂浮的二战德军飞机,并且已经运到了华夏的博物馆进行永久展出之后。惊讶之余,起身从抽屉里又拿出了一张照片,“尤里,伊万,这些东西你们有没有兴趣?”

    接过这张只是用a4纸打印的彩色照片,石泉仅仅只是扫了一眼便好奇的问道,“这不是美国人的谢尔曼吗?您在哪拍的?怎么冻成这个样子了?”

    他之所以如此问,实在是因为这台谢尔曼坦克仅仅只把半个炮塔露在了外面,其余位置全都被冰雪覆盖的严严实实。要不是自己的雷达站后山曾经就有过一台同款,他还真不一定能认出来。

    “当然是北冰洋发现的”斯拉法理所当然的说道。

    “哐当!”大伊万震惊的站了起来,压根儿没管被自己碰到的酒瓶子,“您说什么?!在哪发现的?!”

    “北冰洋”斯拉法重复了一遍,顺便还把酒瓶儿扶起来摆在了自己的身旁。

    “摩尔曼斯克扬马延还是冰岛?”大伊万一口气几乎说出了当年二战时英美根据租借法案给苏联提供军事物资援助时,运输船队航行过的整个北极航线。

    斯拉法指了指窗外,半遮半掩的说道,“就在我们现在的位置北边。”

    “这不可能!”大伊万近乎肯定的说道,“美国人的坦克根本不可能被送到这个经度。”

    “我亲眼看到的”

    斯拉法指着自己浑浊的眼睛强调了一遍,“而且那只是我看到的,在我看不到的冰面之下,说不定还有更多。”

    “这里距离摩尔曼斯克或者阿尔汉格尔斯克有多远?”

    跟着进来看新鲜的艾琳娜问出了第二个关键问题,不管摩尔曼斯克港还是阿尔汉格尔斯克,在当时都是盟国物资进入苏联的口岸。

    “大概两千公里左右”常年跑北方航线的科罗廖夫船长回答了艾琳娜的问题。

    石泉走到墙边,看着当作墙纸用的那张苏联地图,“坦克是不可能自己跑到这里的,但送它到这里的那条船,偏航偏的是不是有点儿太夸张了?”

    “并没有你想象的夸张”斯拉法和大伊万几乎同时说出了同一句话。

    大伊万见状拱拱手,示意那位气象学家先发表自己的看法。

    斯拉法端起酒杯一口喝光,随后晃晃悠悠的起身,从靠窗的办公桌抽屉里翻出一张世界洋流图展开用图钉将其固定到墙纸上,他这才指着地图最道,如果真的像大伊万推测的那样,乐观情况下也许能找到一整船的二战军用物资,相比之下,斯拉法提些要求并不过分。

    “很简单”

    斯拉法示意石泉等人凑到那扇小窗子前,指着被冰雪封冻的海岸说道,“这座热核灯塔已经工作太久了,它能提供的电力也越来越少。尤其科罗廖夫这个混蛋动不动就要给他的平板电脑充电的情况下,我们的电力缺口也越来越大。

    所以小伙子们,帮我们在陆地上建一个小型的风力和太阳能发电站,顺便再建一座足够抵抗北极风雪的房子怎么样?”

    “当然没问题,这并不是什么麻烦的事。”

    石泉想都不想的便应承下来,别的不说,邮轮上就有个包工头在呢,而且两艘船在抵达摩尔曼斯克港之后肯定还要返回海参崴,到时候正好拉着包工头老张和他的工人们,以及各种建筑材料和发电设备一起过来。

    “另外燃油补给和生活物资也多送来一些吧”已经退休的科罗廖夫船长厚着脸皮说道,“以后你们的游客来了,我们会好好招待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