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59章 论功行赏(第2/3页)  大明由我而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熊廷弼当时发兵救援,结果就是全军覆没,沈阳陷落。沈阳是辽阳的藩蔽,沈阳丢失,辽阳便成为一座孤城,陷落也是早晚的事,最终结果就是我大明彻底丢失辽沈地区。况且熊廷弼已经是辽东总督,他已经下了军令不许辽东各军镇出城野战。所以错不在熊廷弼,错在那些擅自出击的总兵身上。”孙承宗反驳了熊廷弼见死不救的意见。

    “孙先生说得好啊,朕很赞同。”朱由校认为,徐光启虽然是了不起的大科学家、大政治家,但是面对极度险峻的军事形势,他还是缺乏独当一面的气魄。

    “陛下,除了赏赐熊廷弼之外,还要多多赏赐在这场大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将领们,比如说戚金、贺世贤、罗一贯等人。治理军队光赏是不够的,还要罚那些临阵脱逃扰乱军心的害群之马,比如说监军高出、胡嘉栋、韩初命、牛象乾、邢慎言等人。”孙承宗补充道。

    “这个朕清楚了,朕已经下旨抓捕那五个逃跑的监军,这五个人直接让锦衣卫扭送到辽阳城,当着全城将士百姓的面斩首示众。至于立有大功的将士们,该升官的升官,该赏赐的赏赐,朕是不会吝惜财物的。”

    “陛下,现在还有一个不好办的问题没有解决,那些不听军令擅自出击的总兵,怎么处理他们的抚恤问题。是按照英勇战死为国尽忠处理还是,还是算违抗军令不予抚恤呢。如果给予优厚地赏赐来安抚,臣害怕在边镇将帅中违抗军令的陋习会持续下去。可是如果不给抚恤,那将士们恐怕会觉得心寒。”袁可立提出了一个关于抚恤的问题。

    “这倒是个麻烦啊,袁先生主意多,帮朕想一个办法吧。”

    “回陛下,臣建议对于战死沙场的总兵还是要给赏赐的,但是只有财物,没有名誉。陛下可以下旨说明这个问题,不遵守军令战死沙场也没有任何荣誉。钱物一点都不能少给,这样可以维护好家属的生计。软硬兼施、恩威并用,是施政之车的两轮。这样处理,刚柔相济,陛下尽得治国风流,多好。”袁可立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

    “袁先生说得不错,就按先生所说处理吧。可是先生只提到了死人,却不管活人,这不好吧。辽东巡抚张铨擅自允许军队出城野战,差点酿成大错。你们说这该怎么处理?”

    “直接免官吧,辽阳巡抚张铨在当地其实还挺有民望的,清廉做实事,这回虽说险些丢失辽阳,但也不好再做更严厉的惩罚了。”内阁首辅提出他的看法,袁可立、徐光启附议。

    “这有点便宜他了,朕决定将他流放西南,你们不必劝阻朕了。徐先生,朕下旨召回你的那个爱徒孙元化,他有亲临战场参加守城的经验,想必有不少的心得体会,朕让他回来好好地反馈火器在战场上的应用。孙先生,你去列一张赏赐的清单,朕今天晚上要过目。行了,你们退下忙自己的事吧。”

    “微臣告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三人齐声说道。

    论功行赏的会议开完,到了第二天,是皇帝常朝的日子。

    早朝上,朱由校简要地表彰了一下熊廷弼等将领在辽沈大战中的贡献,并宣布要从国库里拿出二十万两作为对有功之臣的奖赏和阵亡将士的抚恤。

    皇帝的话刚说完,就有一位大臣请求发言。朱由校不认识这位大臣,刘时敏公公到皇帝的耳边提醒道:“这位是叶向高的学生,现在的户部主事右参议王化贞。”王化贞,这个名字皇帝熟悉的很啊,历史上丢失辽东的罪臣,还连带着坑死了熊廷弼。

    “王化贞,关于辽东战事你有什么想说的么,朕和在场的诸位爱卿听你讲讲。”皇帝的语气有些戏谑,王化贞并没有听出来,还以为陛下是在鼓励他发言。

    “回陛下,臣认为熊廷弼虽然损兵折将勉勉强强守住了辽沈二城。看似立下大功,实则是有罪无功。辽阳巡抚张铨派出的一万精锐支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