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25、食不言寝不语(第3/4页)  当医生遇上不正经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放沙锅里慢慢炖……那味道绝了。那大爷最好这口,一家人品尝美味时,还谈笑风生,结果吃着吃着,大爷就发生了剧烈呛咳,但后来自行缓解了,于是大爷及家人都没有再留意,没想到,一咳嗽就是两个多月。

    这名大爷平时身体是很不错的,有个什么头疼脑热的吃点药休息下就好了,家里人开始也以为很快会好,还自行在药店购买了止咳药水,结果,哪里止得住?多次去医院,换了好几种药,都不管用,简直像中了邪一般。

    咳嗽迁延不愈,而且还越来越严重,最后还高热不退,没办法,家人只好送他去当地的市医院。

    之前是在县医院看,后来去了市医院,市医院的医生考虑为肺部感染,输液治疗3天,仍有高热,大爷家属不愿意了,也有些慌了,连忙转到省城大医院,于是就到了省一医。

    后来胸部t查出来,大爷右肺上叶支气管开口存在高密度阴影,省一医的医生经验丰富,立刻就判断,很可能是气管有异物卡住了。

    完善检查、排除相关禁忌后,省一医医生给这名大爷进行了气管镜检查,果然在右侧气管内发现了异物,最终顺利取出一块不小的鸭骨头。

    事后,患者和家属都百思不得其解,即使鸭骨误吸入也应进入胃里啊,怎么就鬼使神差钻进气管了呢?而且还卡在里面了呢?

    他们不知道的是,省一医常常接诊气道异物的患者。光是省一医急诊科,每个月都不下十例,有时候甚至一个月破百例!

    取出来的气管异物也是多种多样,堪称“琳琅满目”,有假牙、金属物、辣椒、豆类、螺、整只虾,各种鸡鸭肉骨头、也有不少白切或红烧肉块……儿科的话则是各种玩具碎片、小零件、零食、零食包装袋碎片、纽扣电池、硬币、磁珠等等。

    气道异物是指误吸入气管、支气管内并无法被患者自行咳出的异物。异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异物吸入气道,可影响患者呼吸,严重时可导致生命危险。

    陈俊在抖音上给粉丝们科普气道异物的时候,曾经有人也问陈俊,成年人怎么可能频繁中招呢?一般不是小孩才不小心误吸入吗?

    事实上,气道异物并非是小孩的专利,成年人中也挺多的。这要从人的解剖位置来说起。

    在人体喉部的前上部有一块会厌软骨,这块弹力软骨上宽下窄,位于舌骨和舌根后下方。平时它耸立开放喉腔,吞咽时软骨上提,关闭喉腔入口,防止食物误入喉腔,进气管。但像年纪大的人,身体机能下降,会出现软骨盖不严密的现象,吞咽功能减弱,容易发生食物误吸入气管。还是一种情况是,当人口含食物及其他东西大声说话或大笑时,会扰乱器官的正常功能,该盖的“管道”没盖住,从而发生异物进入气道。

    据统计分析发现,成年人患者中约有七成气管异物发生在高谈阔论大笑间。

    陈俊想提醒粉丝们的是,在聚餐吃饭时,尽量不要大声说笑,特别是老年人和幼儿,吃带骨头、带核的食物时应格外小心,做到细嚼慢咽,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误食异物,而且可以充分吸收营养、保护肠胃、促进消化。

    古人云,食不言寝不语,是有道理的。

    而一旦误吞了异物,尤其是棱角尖锐的异物,千万别用土办法,比如进食馒头、饭团等,应该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并且越早越好,这样异物更容易取出,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就越低。

    气道异物占儿童意外伤害的第3位,尤以5岁以下多见;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来说,如果一边吃东西一边吵吵闹闹,更容易发生气道异物。

    还有就是三岁以下的孩子,尽量不要吃花生、瓜子、豆子等坚果类食物,因为孩子的牙齿功能还不健全,喉头的保护性反射不健全,很容易发生危险。

    老人,尤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