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41章 老唐又出事了(第2/2页)  重生之我的1992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附近几个厂子和单位的职工,平时谁有个跌打扭伤、风湿落枕,全都是找这个大夫看。

    好些年,也没出问题。

    偏偏老唐这次出事了。

    问题出在止疼片上。

    老唐是上个周末出院,礼拜天开始吃他老婆从跌打大夫那里买的止疼片。吃了一天,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轻微止疼,但效果不佳,于是老唐自作主张加大了剂量,每天比药盒上的标识多吃了一倍。

    止疼的效果,终于有了,但是副作用也出现了。

    这周四的晚上,老唐出现了严重的药物反应,浑身抽搐。老婆和女儿立刻要送他去医院,老唐不肯,僵持到星期五上午,终于受不了了,被送回了医院。

    急诊那边立刻做出准确判断,老唐吃的止疼片是变质药,而且药物发生了变质。

    一顿抢救,老唐的命总算保住了,但人的意识还是不行,处于半昏迷状态,鼻子里插着呼吸管,下面连上导尿管。

    老唐这个样子,也就没法再倔了,唐瑾终于有机会发挥小富婆的威力,她手里还有两百万资金呢。

    我们唐总拍板,花大钱给老爸安排了医院最好的病房和药物。趁着老爸昏迷,唐瑾享受了一次当家作主的待遇。

    医院的鉴定结果,昨天出来了。导致老唐出事的药是杭城一家国营制药厂生产的,产品的批次和品质都有追溯,药效也在保质期内。

    保质期内的药,怎么会变质呢?

    这事让人啼笑皆非。

    十四大之后,市场经济姓资姓社的问题被彻底厘清,华夏所有企业解除了思想包袱,大伙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推动市场化进程。

    在这个风向下,又出现了许多光怪陆离的新情况。

    那家国营制药厂效益不好,跟老唐的冰棒厂情况差不多,产品面临全国各地其他企业的冲击。

    制药厂也发不出工资,于是把厂里库存的产品,低价折算成工资,发给职工,让职工去卖药。

    仓库里的产品,生产批次各不相同。有的批次,生产日期很近,保质期很长。但有的批次,是很久以前生产的,到了现在属于临期。

    临期就是临近保质期的意思。

    保质期很长的产品,折算给职工的价格就要高一些。临期的库存,价格则非常低,最低的,不到一折。

    这种低价,就给了职工无穷的卖货积极性。

    到了实际运作时,职工们最乐意去卖的,恰恰就是临期的药。

    工人两百块的欠发工资,拿到了两千块正价的临期药,他们如果按两折卖掉,就能收入四百块,等于是不但拿回了欠发的工资,还能赚一倍工资。

    我们国家最早的一批医/药/代/表,就特么是这么产生的!

    临期的药,理论上不会有什么质量问题。即便是刚刚过了保质期几天的药,一般也不是失效。

    但是,这是理论上的概念。

    在实际使用环节,药品的存储是有严格的工艺规范,对仓储环境的温度、湿度有各种等级的规定,根据药品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药品放在制药厂的仓库和医院的药房,基本上不会出现加速过期和提前变质的情况,但是,最近两个月那家国营制药厂的库存走的是职工们自己的手,这就有问题了。

    职工们拿到冲抵工资的库存产品,码放在各自的家里,家家户户环境复杂,药品的保湿和保温条件不可能达标,甚至存在药物被污染的机会。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