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喜得黄中(第1/2页)  崛起南美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启禀世子,杨司长,范司长。目前排查出来的吸食大烟成瘾人数有八百五十六人,其中有十六人身体状况极其恶劣,加上年岁偏大,恐怕不可能活的长久了。”

    黄中一丝不苟的汇报着他这几天调查的结果。

    “在这八百五十六人中,新增华工占了732人,我友谊军部队约占124人,这124人有约百人在友谊军后勤部队。”

    李念之看着黄中,亲切道:“老黄,继续说下去。”

    这黄中自从那天斗殴事件发生,义正言辞的样子深深映在了李念之的脑海里,当时李念之就觉得黄中必将成为以后的肱骨之臣。

    不过李念之并没有立即提拔他,而是连续几天都严肃的找黄中谈话,涉及了很多方面,倒是把黄中弄得心里七上八下。

    不过,这几天李念之但是了解了许多黄中的事,黄中者,虽然是个年仅25岁的秀才,但是他偏偏不爱八股文章,偏爱《韩非子》,《管子》,《荀子》,以及各类兵书。

    李念之从黄中那里倒是得来一个思想种子,为后来李念之实施百年计划和沟界计划提供了思想的雏形。

    至于百年计划与沟界计划是什么倒是先不急着揭秘,先说说黄中的想法。

    “世子,我以为我们以后必然会立足南美,这里虽然是个安家的好地方,但是我认为我们这点人安家立国,必然会被西洋人同化吞灭。所以只有发挥大清的人口优势,与大清达成合作,接引我们的同胞来到这里我们一起建立一个富强的国家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嗯,不错。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继续说。”

    “要想顺利的接引人口,就要有支点,而这个支点我选南洋地区。”

    “很好,不过你有一点忽略,大清会愿意把大量的人口迁移到我们这里吗。”

    “世子,事在人为!我相信大清会同意的,我有以下几点理由:

    一是大清人口压力大,粮食也大多依靠玉米,番薯这些粗粮养活人口。所以迁移人口有利于大清。

    二是大清如今处境堪忧,早已不是康乾盛世,所以他们需要外援。

    三是我在乡间游历过,发现自乾隆年留下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赈灾体系已经荒废了,一旦发生大饥荒必然会是饥民遍野,会危及到大清的统治。

    这第四点就是我们与大清远隔万里,没有任何纠纷,只需表达永结同好之意,必然可以打消大清的顾虑。

    还有一点,大清如今汉族地主势力正在崛起,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首的政治集团已然形成,他们支持学习西方,我想与他们达成合作共识必然会事半功倍,不过世子您……”

    此时黄中已然发觉自己失言,自己一口一个大清,讲的都是与大清合作,怎么就忘了世子与大清有杀父之仇,真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

    “世子,属下失言,还请世子莫怪。”

    “你说的真好,不必担心,你要知道我还在大清时两者是反抗者与统治者的关系,两者敌对无可厚非。如今我已身处南美早与大清毫无瓜葛,我是可以放下敌意的。至于父亲的是,错皆在康王汪海洋叛变,杀害我父帅。所以我是真没有生中庸(黄中表字)的气。请放心。”

    “谢世子!我黄中下半辈子必为世子穷尽所有价值。”

    “哎,不必如此,我知中庸是个忠义之士,只要有心就好。”

    “嗯。”

    李念之仔细的想了一想,认为黄中所言非虚,李鸿章所说的以夷制夷,不就是借力打力吗,不过老李历史上没摸准列强的脉,好计策没有好效果。如果友谊军建国后成为上的了牌桌的力量,想必我华夏处境会好一些。

    至于赈灾体系荒废,李念之也是相信的。毕竟18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