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六章 王庄柳庄(第2/5页)  人生一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话,那就是墙边的啬薇了。因为它多,它香,它旺盛蓬勃,它好养活,它接地气,它就像街边屋后的烟火。当然有更重要的原因,冬子的母亲,曾经也种过一盆啬薇。

    小夏拿手机给冬子拍照,冬子只好配合她,摆出各种姿势,变换各种角度。

    “哎,美女,你才跟花相配,我给你照几张吧”

    冬子不太想照相,所以把目标往小夏身上引。谁知道,小夏却当起真来,也在阳光与花丛中摆出各种姿态,优雅调皮与忧郁,各种表情都有。

    此时阳光普照,温暖得有些过分。镜头里的小夏,也美丽得灿烂。

    第二天,两人约好到乾县去。那里有著名的乾陵,冬子没去过。那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也是未被盗掘的仅有的几座著名帝王陵墓之一。

    要知道,一坐山埋葬两们帝王,这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更绝无仅有的是,这里面还有一位真正伟大的唯一的女皇帝。当然,这座绝无仅有的墓没有被盗,更是奇迹。当年日本人用炮火来炸它,都没有办法,这是奇迹中的奇迹。

    但是,这一次是没时间了,虽然小夏也想带冬子去看一下,当个导游。西安人,只要有点文化,都可以作为合格的导游了。历史就在他们身边,知识就是文物,不需要专门学的。

    从十万年前的半坡遗址,到最近的西安事变,这里是发生大历史的地方,集中了中国最重要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传奇,传奇见得多了,就自然生出一种大气来。

    所以,秦腔虽然声音高,虽然是嘶吼,但底色,却是千年以来的积累的情感与故事。积累太多,压力太大,所以就喷薄而出,喊了出来。

    数千年以来,中华民族在这里上演了无数撕心裂肺的故事,所以,情感的表达,也是直刺人心的。人生短暂,沧海桑田,哪有时间给你废话,直接上情感

    而今天,他们为了素不相识的人,来寻找情感,仿佛在找自己的家一样。这是一种什么情怀呢

    所谓的王庄,离乾县县城比较远,终于到了地方。在来之前,冯警官已经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为了今后追查那两个同案犯的方便,所以,他们这次走访,动静不能太大。虽然那两位同案犯不是乾县人,但也怕在王庄柳庄有人给他们通风报信,打草惊蛇。

    当然,他已经联系了乾县法院的同学,让他方便。那位同学,已经找到了两个庄的关系人,让他们先接待,像接待一般驴友一样,外人不会怀疑。

    近些年,有一些自己随行随游的驴友,建议陕西民间的故事与传奇,人文与景观,这已经是很常见的现象了。况且,这两个庄离乾陵并不远,驴友们也来得多。

    先到了王庄,找到了当地那个事先联系好的关系人。这是一位退休的县政府工作人员,在当地有些威望,了解事情,联系人,也比较方便。

    一般乡下,对那些曾经在政府工作过退休的人员,是比较尊重的。除了他们在政府还有些老关系,能够帮助村民办事以外。他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见识,能够帮村民分析事情,出谋划策。如果他找人来问话,乡亲是非常配合的。

    冬子当然带了见面礼一盒茶叶,一盒点心。这些东西都是西安市场上比较高档的货色,也都是老人们喜欢的东西。

    老人听说他们要打听王大个子的事情,就打开了话闸子,滔滔不绝起来。毕竟是当过干部的人,思维清晰,表达清楚,很能够抓住重点。

    “那个王大个子,是因为工伤,在二十几年前都死了。关于它赔偿的事,村子里肯定当时拿不出这么多钱,所以大部分是乡里掏的。为这个事,我还给乡里的领导打过招呼。怎么办呢都是自己同村的乡亲,能帮助一点是一点吧。”

    老人们给他们泡了自已的茶,质量也还不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