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海捞针(第2/5页)  人生一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可以。”因为自己没有努力,没有成功,这就是遗憾。

    他们决定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让小夏通过网络来联系求助者,尽可能多地找到他能够回忆起的细节,当然,冬子在也网上,共同寻找。

    当线索有一定数量后,就剩下寻找了。冬子开车,带上小夏走访,这是下一步的事情。

    但是,这位山东的求助人,是一个做杂工的,因为他没什么文化,小学只读到三年级,当年教他的老师也不知道,只晓得姓什么,不晓得名字。再加上,已经过去二十年了,已经不记得什么了。

    他在外面做杂工,一个人生活,无依无靠。但是,他却要照顾养父母,所以工作很累。他只有隔一两天,到工地附近的网吧上,与小夏他们,在网络上联系。

    他从前面求助的信息中,有许多错别字,文字数量也很少。本来,小夏要求他通过语音来沟通的,但他那山东味太重,小夏听了也为难。

    下面是他的一段记忆“我原来的小名叫能娃,后来上学后,取名叫王能。再后来,我妈改了嫁,好像也把我名字改了,改为跟她后来的男人姓,具体姓什么,搞忘了。”

    其实,有名字就好办,可以在公安户籍系统去搜索。但是,这种叫能的,在陕西太多了,什么刘能王能向能,一搜,估计能出来几百上千个,还得要缩小范围。

    “你妈叫什么名字呢”小夏耐心地问到。

    “好像叫柳姑,或许村里人这么喊她的,具体全名,不晓得了。”

    “你父亲或者你爷爷奶奶的名字呢”

    “我爸姓王,村里人叫他大个子,也叫王大个。我爷爷奶奶的命名,我更不清楚了。村里人,都是按亲戚的辈份叫的。”

    看样子,从名字这个方向入手,找到他的信息,线索太少。不是他说得少,而是,他的线索,有价值的不多。冬子觉得,得从地方这个线索来找。

    “你记得你家是什么乡什么镇吗”冬子问到。

    “好像叫枣树园,也不知道什么村什么乡的名字了,反正,我的记忆中,那地方的名字,与枣树有关系。”

    这就麻烦了,你要知道,在陕西,几乎每个乡里,都有几个地方,与枣树有关。

    “你还能够回忆起些什么呢”小夏突然插入一句话来,对方沉默头天,却回答不上来。最后来了句“我要回工地了,明天晚上再给你们联系。”

    一个奔波于生活的人,在自己最关心的事情上,都抽不出更多时间来,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无奈冬子在曾经的绝望时刻,也有过这种感觉。

    仅凭这些线索,是无法拼接出寻找路径的。小夏几乎不太报希望了,冬子却鼓励到“尽力吧,死马当活马医,对不对”

    “不准说不吉利的话。”

    “你居然讲迷信你是大学生,你要当老师的,怎么可以迷信”反正没事,这个晚上,孙总在隔壁搞科研,冬子在这里,拿小夏混时光,调侃并且轻松着。

    “这种事,你干多了,也会跟我一样的。”小夏说到“不是我迷信,好多过去的故事,好像都有些奇怪的巧合。你知道,有时候,求助者找到家,这事,表面上是我们的努力,以及双方的寻找,但我觉得,更多的,好像是一种运气,一种说不清楚的神秘力量,在起作用。”

    “还有这讲究有多神秘”冬子突然感兴趣起来,是什么故事,把一个年轻的大学生,搞得玄乎起来的

    按小夏的条件,她拥有良好的家庭,很好的教育背景,这个年纪的姑娘,本来是充满生活的信心,朝气蓬勃的。一个热爱生活并且对未来有信心的人,是不容易迷信的。况且,她的教育水平,也应该建立了逻辑思维与科学思维习惯的人,怎么可以迷信

    更重要的是,她的漂亮与善良,肯定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