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星效应(第2/5页)  人生一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得还是应该有正解“今天这个词,是按外国人的规矩定的,借鉴了过去我们传统的一个名词。在外国,最有学问最受尊敬的人是医生,他们医生这个词,就叫博士。”

    老汉眯着眼,似笑非笑地跟冬子说到“未必非要学外国,咱中国秦朝这个词已经有两千年了。再说,尊重医生,咱们不也很尊重。咱们过去,把医生叫先生,按这样说来,孙博士,按咱老规矩,就该尊你一声孙先生”

    老汉说着,好像要站起来给孙总行礼,孙总马上伸出双手作揖“不敢不敢,老先生”

    在这个桌子上,从七八十岁的老人到冬子这样的年轻人,居然毫无顾忌地玩笑,这是冬子没有见过的场面。

    支书转过头对那几个老汉说到“你们看看人家,人家孙总,同样是农村出来的,人家成了大专家,不光是有钱,还受人尊重,这样的大人物,到我们这山里来,也不见外。所以,我说你们,孙子孙女大了,就要送他们出去读好学校,莫耽误了。要是你们家有哪个,考上个名牌大学,我自己掏钱买鞭炮,把咱全村围一圈地放,咋”

    这边一桌子人玩笑连天的,还听说有专家,那些帮忙的当地村民也吃完了饭,洗碗刷锅也都搞得差不多了,许多人都围上来,听他们的闲话。

    另外一桌是些打牌的中年或者青年人,也围过来,好像一个明星见面会一样,盯着孙总看。而此时,刘强也过来,他本来是给桌子上加一些糖果与瓜子的,再放上来两包烟,被支书拉着,挤在了他的身边。

    “刘强,好后生,你是咱村的女婿,你说,咱村的人,有没有把你当外人看过”

    “没,支书,咱也是咱村的儿子,大伙都这样说。”

    “你家姑娘读书,也得享受我这个待遇,刚才我说了的,咱村有哪个考上了名牌大学,我就负责挣钱买鞭炮,酒席钱也不要你出了,酒席咱村集体办,咋”

    周围的人,都兴奋起来,当然,许多人议论,自己家孩子成绩不太好,怕是听不到那鞭响了。

    “刘强啊,你对大翠咋样,咱村哪个没看见就是咱村的人,到了集市上,你们两口子的家,也就是咱们歇脚的地方,我到镇上开会,晚了就在你家歇,饿了就在你家吃,咱村的人,从来没见外过。最好的人,过去是大翠,今天,就是她丫头了,大伙说,对不对”

    下面一片赞叹,都说刘强的丫头读书,从小学到初中,从未都是镇上第一名,就没当过第二。当年,她妈大翠也是这样的,只不过丢了弟弟,失了精神,才没读下去。

    刘强此时说到“当年大翠在班上是成绩最好的,我是最差的那个。我晓得,要不是她丢了弟弟,我这辈子没这福分娶了她。现在,这么好的丫头,读书虽然好,但要读出来,我又没什么经验,下半年读高中,就要进县中了,我们也管不了了,咋办呢”

    “老师就在这里啊大专家,就是你的先生,送上门的师傅,你还不拜”支书牵着刘强,要给孙总行礼,被孙总制止了。

    孙总笑到“读书要读出来,也没什么巧办法,我当年比较笨,成绩还没你丫头出众,不也读出来了嘛。当然,要说完全没方法,也是不可能的。你孩子,高中要读哪个学校呢”

    听到孙总发问,大家都知道,他要开始讲读书的经验了,于是全场鸦雀无声,像在聆听领导的重要发言。

    “长安县中,反正我们乡初中,大约前十来名,都可以考到那所高中的。”刘强说到这里时,胡警官补充到“那也算高中里的省重点,我当年就差两分考上,读了个插班生,最后,不也考上了警校”

    孙总说到“按这样算来,你们是有福气了。居然本县就是省重点高中。按胡警官的话来说,如果进了那所高中,考上一般大学,应该问题不大。这说明什么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个,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